引领四川企业数字化转型:经济高效的服务器租用解决方案 (四川发展引领资本)

四川发展引领资本

随着数字化时代到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四川企业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强竞争力。服务器租用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正在成为四川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服务器租用优势

  • 节省成本:与购买和维护自有服务器相比,租用服务器可以显著降低资本支出和运营成本。企业无需投资于昂贵的硬件和设施维护,可以灵活地根据业务需求调整服务器资源。
  • 提高效率:服务器租用提供弹性的计算能力,使企业能够快速部署和扩展应用程序,缩短开发周期并加速业务创新。
  • 可靠性高:服务提供商通常拥有先进的数据中心,提供高可用性、冗余和灾难恢复机制,确保企业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安全可靠。
  • 易于管理:服务器租用服务通常提供直观的管理界面和技术支持,使企业可以轻松地管理和监控其服务器。

服务器租用在四川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

四川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利用服务器租用服务来实现数字化转型:

  • 部署云原生应用程序:服务器租用提供灵活的计算环境,适合部署现代化、可扩展的云原生应用程序,例如微服务、容器和无服务器应用程序。
  • 推动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已成为企业决策和业务洞察的关键。服务器租用可以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帮助企业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获得有价值的见解。
  • 优化客户体验:服务器租用可以支持高性能的Web应用程序和移动应用程序,提供流畅、个性化的客户体验,提升客户满意度。
  • 加速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服务器租用提供了必要的资源,使企业可以探索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自动化任务、提高决策质量并创造新的商业机会。

四川发展引领资本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四川发展引领资本作为四川省政府引导的股权投资平台,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四川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司与国内外领先的云服务提供商合作,为四川企业提供经济高效的服务器租用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

结论

服务器租用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正在成为四川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推动力。通过利用四川发展引领资本提供的支持,四川企业可以快速部署创新应用、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客户体验,最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四川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发展基础

(一)“十一五” 规划执行情况。

“十一五” 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时期。

特别是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以来,面对“ 5 · 12 ” 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交通运输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两个加快”,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纲,以加快灾后公路恢复重建、加快出川高速公路和水运港口建设为重点,抢抓机遇、加快交通发展步伐,改革创新、拓宽交通发展路径,实现交通超常发展,“十一五” 规划目标全面完成,灾后交通恢复重建基本完成,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四川交通运输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蜀道难” 的历史问题已接近破解。

1.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十一五” 时期,全省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2100 亿元,为规划目标的1.65 倍,是“十五” 时期投资总额的2.8倍。

特别是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以来,每年完成投资持续大幅增长,3 年累计完成投资1665 亿元,占整个“十一五” 投资的80% 。

到“十一五” 末,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26.6 万公里,比“十五” 末新增15.1 万公里,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 位;二级及以上公路总里程达到1.8 万公里,比“十五” 末新增4500 公里;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干线公路网建设布局全面展开,农村公路建设快速健康发展,公路站场体系逐步建立;内河航道整治工作进展顺利,港口建设进一步加快,“四江六港” 水运建设布局基本展开。

———高速公路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以进出川大通道为重点的高速公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81 公里,新增922 公里;高速公路进出川大通道建成7 个,在建11 个。

“十一五” 累计新开工高速公路3421 公里,其中“十一五” 后3 年新开工高速公路3137 公里,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总规模达到5893 公里,居全国各省(区、市)第2 位。

累计完成投资959.21 亿元,是规划目标的1.37 倍。

———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稳步推进。

建设改造干线公 公里,是规划目标的2 倍,现有国省干线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65.6% ,路面铺装率达到97.1% ,分别比“十五” 末提高了17.5 、6.7 个百分点。

累计完成投资421.58 亿元,是规划目标的4.22 倍。

———农村公路实现长足发展。

建设农村公路12.7 万公里。

其中,通乡油路(水泥路)1.9 万公里,通村公路5.8 万公里,通村水泥路(油路)5 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4.7 万公里,实98.4% 的建制村通公路和90.2% 的乡镇、53.7% 的建制村通油路(水泥路),比“十五” 末分别提高7.9 、31.2 、33.7 个百分点。

建设农村断头公路9500 公里。

累计完成投资613.42 亿元,是规划目标的1.53 倍。

———公路运输站场建设覆盖面逐步扩大。

建成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客运站7 个、货运站1 个。

新改建县级以上车站93 个、农村客运站2384 个,是规划目标的1.4 倍。

累计完成投资33.68 亿元,比“十五” 时期增长50% ,是规划目标的1.68 倍。

成都率先推动和实现运输站场向物流站场、物流园区转型,新都物流中心传化基地已开通公路货运专线近200 条,形成以长途联运为主的公路货运港,龙泉物流中心正抓紧建设公路货运集散区,青白江、新津货运公铁联运中心建设也加快实施。

———内河航道建设进展顺利。

渠化航道189 公里,长江、岷江、嘉陵江三、四级航道分别达到228 公里和762 公里。

完成长江宜宾至泸州段航道整治,实现宜宾以下航道1000 吨级船舶昼夜通航。

嘉陵江四川段规划的13 级航电枢纽建成11 级,在建2 级。

岷江航电综合开发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并加快推进;渠江航道广安段建设工程开工建设。

累计完成投资58.84 亿元,是规划目标的1.47 倍。

———港口建设步伐加快。

新增港口货物吞吐能力300 万吨,达到7995 万吨。

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95 万标箱,达到100 万标箱,跨上内河港口百万标箱级新台阶。

新增1000 吨级泊位13 个,达到46 个。

泸州港二期续建工程顺利推进,泸州港多用途码头二期工程形成生产能力,宜宾港用2 年时间建成并开港试运营,泸州港、宜宾港吞吐能力大大提升。

广安港开工建设,南充港、乐山港、广元港前期工作全面启动。

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建成和在建规模达到200 万标箱。

累计完成投资13.64 亿元,是规划目标的1.36 倍。

2. 交通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取得重大胜利。

“ 5 · 12 ”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攻坚克难,顺利完成交通运输应急保障救援任务,同时抢抓灾后恢复重建机遇,编制完成了《四川省灾后公路恢复重建规划》,制定了《加快四川灾后交通恢复重建工作方案》,科学指导灾后交通恢复重建工作。

到2010 年底,灾后重建项目完成451 个,占项目总数的93.4% ,累计完成投资773 亿元,占规划期投资的91.7% ,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 的目标灾区生命线公路网初步形成,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大大提高。

3. 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公路运量持续增长,内河水运快速发展。

2010 年,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完成23.1 亿人、802.2 亿人公里、12.1 亿吨和985 亿吨公里,分别比“十五” 末增长45% 、61% 、114% 和273% ;水路货运量、客运量分别完成5218 万吨、2733 万人,港口客、货吞吐量分别完成1802 万人次和5100 万吨,货物吞吐量较“十五” 末增加1640 万吨。

———运输装备逐步向专业化发展,运力结构不断优化。

2010年,公路运输营运载客汽车拥有量为 辆,客位数增加9.4% ,中高级车比例达到35.9% ,比“十五” 末提高10.1 个百分点;营运货车 辆,较“十五” 末增长77.5% ,其中专用货车 辆,是“十五” 末的5.6 倍。

———客运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客运网络进一步延伸。

2010 年,客运线路达 条,比“十五” 末增加1913 条;乡镇、建制村班车通达率达到93.7% 和74.4% ,比“十五” 末提高6.8 和11.3 个百分点。

4. 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

“十一五” 时期,全省实现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建立了公路数据库和电子地图系统,实现了国省干线公路路况数据的自动化快速检测,建成了渡口码头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

以安全和质量监管为重点,通过公路建设市场信用管理系统、道路运政业务系统、道路运输GPS 监控系统、船舶船员管理系统及“一卡通” 等业务系统的建设和推广应用,交通运输市场监管信息化应用取得了重大进展。

5. 安全监管与应急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十一五” 期间,在“ 5 · 12 ” 汶川特大地震、“藏区维稳”、“ 8 · 13 ” 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多发的地质次生灾害等突发事件的挑战下,交通运输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加强组织和协调,保障了交通运输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加强安全专项整治,强化安全监督,进一步完善了交通运输安全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5 年建成省、市和企业三级GPS 监控平台846 个、对4 万多辆营运车辆实施动态监控;新增码头视频监控点601 个、船载移动视频362 个;改造农村渡口1000 座,实施人行桥工程458 座;实施公路安保工程1.5 万公里。

为各市(州)海事局、各县(市、区)海事处配置海事执法车共计180 辆、巡逻艇70 多艘。

长江干线基本建成泸州海事业务用房和长江干线部分市、县海事工作船码头,长江干线14 米以上海巡艇达9 艘,提高了海事监管能力和水路运输应急抢险效率,确保了长江干线水上安全应急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6. 行业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十一五” 期间,全省进一步加强了交通建设管理,制订并落实了多项公路水路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进一步加强了公路养护管理,制订并印发《四川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预防性养护指导意见(试行)》,启动了18 个机械化公路养护中心建设,建成36 个国家一类治超检测站点;不断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18 个市(州)、135 个县(市、区)出台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或具体办法。

进一步加强了交通运输管理,组织完成了春运、黄金周等重点时期和救灾重建物资、重大装备、藏区维稳运输等重点物资运输任务,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大大提高。

进一步健全了交通法规体系,施行了《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实施办法》、《四川省港口管理条例》等行业法规。

节能减排、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进一步深化和深入,初步建立运营车辆燃油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制度,创新“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发展经济” 理念,制订《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布局规划》,服务区改造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二)“十一五” 时期的成功经验。

1.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国家的大力支持是推动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的主动力。

“十一五” 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发展,特别是2007 年底,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作出了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重大决策部署,并将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确定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首要任务。

2009 年,省委、省政府专题召开全省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加快了四川交通运输的发展步伐。

同时,省政府专门建立了交通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交通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协调省直相关部门、各市(州)人民政府共同推进交通建设。

另外,省政府还与地方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把交通建设作为本区域的重要任务来抓,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加大地方财政投入,提供环境保障,积极支持交通建设。

“十一五” 以来,交通运输部和国家相关部委大力支持四川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和灾后公路恢复重建,在资金、政策方面给予了重点倾斜,加大了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2. 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是实现交通运输超常发展的重要保障。

全省交通系统充分发挥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紧紧抓住灾后恢复重建和国家扩大内需的发展机遇,超常工作,精细管理,攻坚克难,以求真务实和不畏艰难的奉献精神,加快推进灾后公路恢复重建,加快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抓住相关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到中央基金299 亿元用于灾后公路恢复重建,争取到国家在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为全省交通建设提供了要素保障。

3. 科学规划是引领交通运输开创加快发展新局面的基础和先导。

2008 年以来,全省交通系统紧紧围绕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编制完成了《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08 — 2030 年)》、《四川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四川省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实施方案(2009 — 2012 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09 — 2012 年公路建设推进方案》、《四川省农村断头公路建设实施方案(2009 — 2011年)》等20 余项规划,初步形成了科学完善的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体系,为有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聚各类投资、加快建设布局的展开发挥了龙头作用,切实做到以规划引领建设、引领资本、引领发展。

4. 创新机制、多渠道融资,是实现交通运输加快发展的关键。

坚持走以“多个积极性、多元主体、多种方式” 为特点的交通运输创新发展之路,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省市互动、部门联动、多元主体、市场运作的交通建设新格局初步形成。

一是全面开放高速公路投资市场,发挥市(州)人民政府的主体作用,截至2010 年底,全省BOT 高速公路项目已累计招商成功13 条(18 个项目)1914 公里,引进社会资金1376 亿元,居全国各省(区、市)第2 位。

二是采用“股份合作、市企共建” 方式建设高速公路迈出重要步伐,如达万、巴南、丽攀、乐雅等高速公路已组建股份制项目公司,并实现开工建设;汶九、绵九高速公路已签定市企共建合作协议。

三是全面开展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中期票据、信托融资、盘活存量资产等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建高速公路项目所需投资基本落实;川高公司与多家银行签定了雅康、汶马、川汶、绵九等4 个拟建藏区高速公路项目750 亿元贷款框架协议。

四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实现重大突破,如成渝公司A 股成功上市,募集资金18 亿元。

五是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将19 个高速公路营运公司整合组建为7 个片区化公司,管理效率明显提高。

六是积极争取中央支持,主动与交通运输部的规划、计划对接,做好资金保障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 时期,四川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成就显著,但与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对交通运输的要求仍不相适应,交通运输仍然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主要表现为:1. 内联外通的高速公路网络尚未形成,有效供给不足。

突出表现在高速公路建成规模偏小,通车里程2681 公里,约占规划里程的1/5 ,仅居全国第13 位;省际大通道建成数量较少,规划的33 个高速公路出川通道目前仅建成7 个,相邻的7 个省(区、市)还有陕西、贵州、青海、甘肃和西藏5 个省(区)没有高速公路直接相连;部分重要通道尚未贯通;省内城际间快速连接的高速公路通道不足。

2. 国省干线公路总体服务水平偏低,覆盖面不足。

现有国省干线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仅为65.6%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6 个百分点,居全国各省(区、市)第23 位;仍有四级及以下公路4047 公里,还有617 公里未铺装路面。

全省尚有6 个县没有国省道覆盖,有128 个县只有一条普通国省道连接,网络化程度低。

与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尚未完全实现有效连接,对重大产业基地、重要城镇等节点也未实现全面覆盖。

3. 农村公路虽然发展很快,但仍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

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通畅程度不足,全省尚有782 个建制村不通公路、440 个乡镇不通油路,建制村通畅率仅为55.3%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6.4 个百分点。

部分建成的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偏低,安全性和抗灾能力偏弱。

养护管理相对薄弱,养护资金尚未完全落实,部分管养主体缺位,影响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公路覆盖范围和技术质量还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园区、新农村综合体及示范片等的发展需要。

4. 区域发展不平衡,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交通发展相对落后。

甘孜、阿坝州府尚未通高速公路;部分县(区)尚未规划有国省干线公路相连。

782 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全部集中在三州地区。

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交通发展水平与成都平原地区的差距较大,建设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5. 水运发展滞后,航运体系尚未形成。

航道通行能力不足,仅长江宜宾至泸州228 公里能实现1000 吨级船舶常年有效运输。

运输发展水平不高,港口物流发展滞后,标准船舶比重低,水运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6. 运输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亟待提高。

运输组织化程度不高,运输装备现代化程度偏低,与综合运输相适应的运输站场体系亟需进一步完善。

交通运输应急资源相对薄弱,应急协调联动机制不完善,运输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7. 统一高效的高速公路行业管理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

四川省高速公路发展已形成以省交通投资集团、BOT 项目公司、省市共建股份制公司等为主体的多元格局,随着各类高速公路项目的建成通车,统一高效的高速公路运行管理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

8. 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足。

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有待建立,节能减排尚未形成系统的控制手段和应对措施,环境保护仍然存在薄弱环节。

交通运输发展亟需处理好建设需求大与资金供给不足、加快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的矛盾,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川十二五有哪些任务?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view/,都在这个文件上呢,你仔细看看。

这里装不下更多的内容(三)主要目标。

到2015年,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大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明显成效,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基本消除,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预计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2015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6万元左右,进入中等收入地区,与全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投资持续增长,消费逐步提高,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达到8万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到5万亿元以上,形成投资消费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效明显,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

三次产业结构由15∶48∶37调整为10∶50∶40;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由44∶25∶31调整为36∶27∶37。

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以上。

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48%左右,城镇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稳步推进,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加快发展。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积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以上。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人均期望寿命75岁。

建成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以内,户籍人口控制在9200万以内,人口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人民生活大幅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差距逐步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0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1∶1缩小到3.0∶1,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居民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加快生态四川建设,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36%以上,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大中城市空气质量达到II级标准,主要江河水质巩固提高,重要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

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废弃物处理率稳步提高,单位GDP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明显下降,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降到180立方米以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一)加快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全面改善发展条件。

加强以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条件,夯实发展基础,是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前提。

“十二五”期间,要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方针,与产业布局、城镇发展相协调,扩大规模、完善网络、优化结构,构建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快进出川运输大通道建设,完善综合交通网络。

加快至甘肃、陕西、云南、贵州、重庆、青海等周边省市的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大通道建设,尽快融入国家铁路区际快速客运网,基本建成高速公路框架体系,形成6—8小时通达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北部湾等经济区的便捷运输通道。

加快建设成都市与市州城际快速客运系统,进一步提升国省干线等级,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公路网络通达深度。

全面完善成都主枢纽功能。

加快推进“四江六港”水运通道和港口建设,加快建设干线、支线机场。

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势和整体效能,实现客货运输的便捷换乘、高效衔接。

以提高铁路运输比重和发展水运、城市公共交通为重点,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成本的绿色交通。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

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加强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的有效衔接,提升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

加快城市智能电网建设,积极发展管道燃气,提高城市能源保障能力和安全运行水平。

进一步健全城市通信网络体系,推动“三网融合”。

加强供水设施建设,满足城市生活生产用水需要。

加大城镇污水处理、废品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污水、废品集中处理率。

加快公共绿地建设,构建布局合理的城市绿化系统。

加强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完善城镇公共服务功能。

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大力实施水、土、路、电四大基础工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全面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着力构建供水保障体系,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努力满足城乡居民生活和经济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

以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和渠系配套为重点,全面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努力改变川中等老旱区和农业主产区的灌溉条件,“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

合理开发空中云水资源。

加强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完善农村路网体系,基本实现油路到乡、公路到村,加快机耕道建设。

继续完善农村电网,基本消除无电乡村。

——强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信息网络体系,提升发展保障能力。

重点加快水电和天然气生产能力建设,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煤层气、规模化沼气发电等新能源,加快推进核电建设,优化能源结构。

以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等为重点,促进能源利用方式变革,提升能源普遍化服务水平。

加快煤电油气输送通道建设,优化能源区域布局,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体系。

建设西部通信枢纽,以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应用、应急通信体系和数据灾备中心为重点,提高信息汇聚处理能力和信息安全支撑能力,基本建成高速、安全、可靠接入的无线城市网络系统。

加快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建设,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

提高农村和边远地区的信息网络覆盖率,力争行政村基本通宽带,自然村和交通沿线通信信号基本覆盖。

(二)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以提高四川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增强产业竞争能力为中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和发展层次。

“十二五”期间,要把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围绕“三中心、四基地”建设,深入实施“7+3”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初步建成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四川经济综合实力。

——以建设“四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要充分发挥我省资源、产业等比较优势,深入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加快建设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拥有突出地位的重大产业基地。

以水能、钒钛、天然气为重点,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优势资源开发基地;以发电设备、重型装备、交通运输设备、工程机械、汽车制造、节能环保设备、数控机床和石油钻采成套设备等为重点,建成世界知名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以集成电路、软件及信息服务、数字视听、新一代平板显示、军工电子、智能化仪器仪表及数字医疗等为重点,建成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以川猪、川酒、川烟、川茶、川菜、川果、川药、丝麻、林竹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建成西部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以“十大旅游区”、重点旅游城镇和旅游通道建设为重点,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旅游产业层次,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

按照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的要求,加快产业园区发展,努力培育壮大一批省级和国家级开发区。

继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强化政策扶持和体制机制创新,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以节能减排和新产品开发为重点,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推进冶金、化工、建材、轻纺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淘汰落后产能。

——以发展“六大产业”为重点,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要发挥优势,抢抓机遇,着眼于抢占未来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力争在我省最具优势的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重点发展以核电、太阳能及风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和以“三网融合”、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进产业规模水平跨越式发展。

加快发展以高性能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高速铁路、航空航天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积极培育节能环保和生物技术产业,建设一批国家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化基地。

充分发挥我省军工优势,形成军工与民品相互促进共融发展的新格局。

要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逐步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建设“三中心”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

(四)加快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十二五”期间,要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加快重点经济区发展,扶持欠发达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努力构建特色突出、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加快重点经济区发展。

——扶持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优化主体功能区布局。

(五)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快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

“十二五”期间,要把全面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积极扩大就业。

(六)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七)强化科技支撑和人才开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人才资源开发,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

“十二五”期间,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全面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加大人才开发力度,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以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区域。

加强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支持、市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

支持成都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和绵阳科技城建设。

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吸引和集聚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人才。

健全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完善创新服务支撑体系,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加强人才资源开发。

坚持重点学科建设与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培育与引进相结合、数量与质量相结合,实施天府科技英才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等,大力集聚高层次人才,着力培养、引进和使用“塔尖”人才,加快建设西部人才高地。

加强人才培训,继续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积极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专业人才,实施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

完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促进人才开发的规模扩张和能力提升,建立促进人才开发的长效机制。

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

优化事业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健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

(八)加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十二五”期间,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加强生态建设、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全面推进生态建设。

实施川西北防沙治沙、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

加强森林、湿地、草地等重点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

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和退牧还草,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大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石漠化和沙化的综合治理力度,加快地震灾区生态修复,恢复林草植被。

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禁止开发区稳步推进生态移民。

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等建设管理,大力推进城乡绿化和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建设。

——着力加强环境保护。

重点抓好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和人为破坏活动,努力使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确保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基本稳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环境保护,积极防范环境风险。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岷江、沱江、嘉陵江等重点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严格保护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

积极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建设一批土壤污染综合治理试点示范工程。

推进城市大气复合型污染防治和酸雨防治,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加强核与辐射环境污染防治和监管,加快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的重金属污染治理。

——深入开展节能减排。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全面完成国家节能目标任务。

积极发展低碳产业,有效减少废弃物、污染物的排放。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的产业链,加快以低碳排放为重点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加大先进节能技术和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结构性、技术性和制度性节能减排。

以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为突破口,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重点工程建设,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商贸流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全面实行严格的节能减排考核制度。

——强化资源节约利用。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全面推进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

加强水资源科学管理,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强化保护,通过技术措施和市场导向,大力推行节约用水。

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土地规划和用途管理,切实加强耕地保护,以提高存量土地的有效利用为主,控制建设用地过快增长,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

加强重要资源规划和保护,提高矿产资源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

——健全防灾减灾体系。

以地震灾区为重点,加强地质灾害危险区域普查、监测预警和防治,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继续推进长江、嘉陵江、渠江等主要江河防洪工程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健全洪涝灾害防治体系。

完善预警系统和快报系统,健全地震灾害防治体系。

加快预防避让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全面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建自然灾害防治长效机制。

(九)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增强科学发展新动力。

进一步解放思想,用改革的办法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使改革创新成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十二五”期间,要努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构建促进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创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建立完善资源补偿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

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继续推进现代公司制改造,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推进垄断行业和公用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公用事业领域,改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环境,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规范发展土地市场。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开放共享机制和科技创新成果市场转化机制,建立健全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

——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建立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政社会管理一体化。

总结推广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成功经验。

积极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动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资本和人力资源市场。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探索通过农村土地权益和城镇社保权益合理置换,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家属有序转为城镇居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建立健全平等共享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破除城乡分治管理的体制障碍,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建立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健全完善村民民主管理制度,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社会管理体制。

——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以建设对外开放通道和平台、改善对内对外开放环境为重点,促进全面开放,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

全面扩大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畅通中亚和俄罗斯,以及通达国内重点经济区域的对内对外开放的通道,加快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保税区、保税港和保税库建设,完善电子口岸平台,积极开展与沿海口岸的大通关协作,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建立健全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政策体系,进一步扩大和提升西博会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投资促进、经贸合作和对外交往的平台功能。

加快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建设新川创新科技园,扩大与欧美日韩和新兴市场体系国家的投资与经贸合作交流,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扩大全省开放型经济规模,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努力拓展国际市场,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等服务贸易。

继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注重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理念,增强内外资企业的产业关联和技术交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对外工程承包,促进省内相关产业发展和成套设备、材料出口。

积极稳妥地开展对外投资与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加快培育我省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把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

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依托我省资源、市场等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发挥各类开发区的载体和平台作用,优化产业配套条件和商务环境,重点承接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转移。

加大“招大引强”力度,吸引更多的世界500强和国内100强企业在川投资,设立区域总部、建立研发中心、建设制造基地。

——全面深化区域合作。

以推动区域资源整合和利益共享为目标,全面加强国内区域合作,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全面深化川渝合作,促进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把成渝经济区建成全国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

建立健全省际开放合作协调机制,推动与周边省区市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能源、矿产等优势资源的共同开发,实现协同发展。

继续扩大与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以及北部湾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等区域合作,深化与港澳台的经贸投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十一)加快振兴灾区经济,增强长远发展能力。

全面推动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振兴,是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后必须抓好的一项重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要编制实施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以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修复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改善发展条件,提高长远发展能力,实现灾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快灾区产业发展。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产业发展条件,优化提升灾区产业结构,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资源科学合理有序开发,积极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撤并或迁建不具备恢复重建条件的产业园区,发展“飞地经济”。

充分利用对口支援长期合作机制,推进对口合作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承接对口支援省市产业转移,将灾区产业合作园区建成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

——促进灾区民生改善。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灾区发展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改善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解决灾区群众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实施积极的就业帮扶政策,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努力扩大灾区就业。

加强对口劳务合作,强化灾区劳动力技能培训。

把新村扶贫、劳务扶贫、连片扶贫等扶贫工程与灾区贫困村恢复重建有机结合起来,在灾区选择集中连片和特殊类型区域扩大连片扶贫开发试点,实现灾区贫困村向新农村、小康村的转变。

以“三基地、一窗口”为重点,建设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

——加快灾区生态修复。

坚持人工修复和自然修复、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加快恢复灾区林草植被,加强地震灾区次生灾害防治,对不具备基本耕种条件的耕地实施退耕还林。

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实施大熊猫栖息地、自然保护区、重要水源地等重点地区的修复工程,恢复生态环境功能。

对环境特别脆弱地区实行生态移民,促进灾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四川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发展重点

(一)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立足全省工业“ 7 +3 ”优势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大力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现代农业的互动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增长,提升信息化和专业化水平, 成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支撑。

1. 现代物流业。

“十二五” 时期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幅14%,到 2015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 GDP 比重在 2010 年基础上下降2个百分点。

加快西部物流中心建设步伐, 以交通运输、 仓储配送、 物流信息 3 大平台为支撑, 重点推进物流大通道、 物流枢纽、 物流市场拓展、物流主体培育、 物流重大项目建设, 提高物流专业化、社会化、信息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构建“ 1个全国性区域物流中心和 8 个次区域物流中心” 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 尽快把四川打造成为西部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经济走廊。

在重点物流节点城市、 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依托已有的港口 、 铁路和公路货站、 机场等交通运输设施, 规划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物流园区。

壮大发展全省电子信息、重大装备制造、酒类、钢铁、矿产、农产品冷链、粮食等专业物流集群,着力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 粮食现代物流、 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第三方物流体系。

完善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等物流信息平台,在整合专业物流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加快建设综合信息平台和大通关信息平台。

依托重要交通干线、中心城市和产业聚集地, 建设一级物流节点城市成都市为中 心, 二、 三级物流节点城市为支撑, 四级节点城镇为终端的现代物流网络, 形成高效快捷的物流体系和物流产业发展新格局。

重点发展成都、 川南、川东北三大物流区域, 着力推进成都航空铁路两枢纽、新津物流园区和新都、龙泉、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物流中心建设。

加快发展城市物流配送, 促进小件快递和零担物流集群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现代物流, 完善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物流配送体系。

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 培育一批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

力争到 2015 年年营业额 10 亿元以上的物流企业达到 20 家, 其中 50 亿元以上的物流企业达到 3 — 5 家。

加快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建设,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

创新物流组织模式, 促进信息流和客货流良性互动。

推广和应用物流国际、国家标准,加快推进物流标准化进程。

鼓励发展绿色物流和低碳物流,大力发展保税物流, 积极发展应急物流。

专栏 4 :现代物流业重点建设内容(略)2. 现代金融业。

到 2015 年, 金融业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2% 以上, 占全省 GDP 的 4.5% 以上。

加快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金融服务功能, 构建安全稳健、功能健全、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推进成都建设全国性金融中心辐射西部的重要枢纽, 形成较强的金融聚集辐射能力。

以成都市为中 心加快建设金融总部商务区, 金融产业集聚区、 金融后台集聚区,完善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 提高配套功能,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金融集聚区。

加快建设西部金融机构中心,积极引进世界知名 金融机构在我省设立区域总 部、分支机构,增强在西部和全国的 辐射力。

加快建设西部金融市场和交易中心,大力推进各类区域性要素市场建设,扩大票据业务、保险业务以及期货、产权、大宗商品等交易规模, 努力使成都成为国家在西部地区 的 金融创新实验区。

加快建设西部金融服务中心, 积极推动金融后台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金融外包服务、金融中介服务, 建设国内重要的数据、清算、研发、灾备等金融后台服务中心。

大力推动金融产业改革发展。

积极推动银行业改革发展,发展壮大地方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规范发展地方准金融机构, 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 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支持各类金融组织向农村延伸网点开展业务。

积极推动证券业改革发展, 进一步完善地方法人证券、期货公司治理结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积极推动保险业改革发展, 不断优化保险区域结构、业务结构、渠道结构,健全风险防范体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积极推动多层次金融市场创新。

加快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大力发展第三方支付, 加大对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 特色优势产业、重点优势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推进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大力发展债券融资, 推动股权投资、信托、租赁等直接融资方式创新, 稳步发展金融衍生品交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

依托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等交易平台, 加快建设场外股权交易市场。

加快保险服务创新, 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和资金融通功能,不断拓展保险新业务领域, 扩大城乡保险覆盖面。

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开发符合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的产品和服务。

专栏 5 : 现代金融业重点建设内容(略)3.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

坚持自主创新,强化信息基础,促进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加快集成电路、软件、光电显示、计算机制造、网络通信产品 基地建设,努力形成新型化、高端化、国际化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基地。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国际通信保障能力,加快光纤宽带网络和无线城市网络建设, 构建先进的网络传输体系、数据资源与灾备体系、信息安全体系和信息化应用支撑体系, 整合信息网资源, 推进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

充分发挥成都市“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 示范作用, 加快成都国家信息服务业基地建设, 构建以成都、德阳、绵阳为重点的信息服务业核心区域, 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的软件与产业基地和创新集聚区, 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服务水平较高、具有一定国际国内影响力的骨干企业。

加大互联网 在各个行业和企业的应用, 健全在线支付、 物流配送、 售后服务等服务体系。

开发和运用高速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加快推进各类面向行业应用的软件和信息服务。

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和信息技术在农村生产经营中的应用,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服务和产业链协同服务, 积极建设以重点产业园区、重点行业、重点流通企业为主的电子商务平台, 加快培育一批运营规范的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发展壮大面向中小企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企业, 着力打造“中西部电子商务强省”。

专栏 6 :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重点建设内容(略)4. 科技与研发设计服务业。

推动科技与研发设计创新体系建设,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促进科技服务产业化, 提高科技服务能力, 提升服务档次与服务水平, 形成具有较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和种类齐全、分布广泛、 运作规范、与国际接轨的科技与研发设计服务体系。

面向全省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 发展工业设计、科技研发服务业, 搭建重点行业研发设计平台, 大力提高设计能力和水平。

整合区域研发资源, 建设公共科技信息平台,为研发服务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仪器共享、数据、文献和专业技术等科技咨询服务。

培育委托研发、 研发服务管理、 合同研发组织等研发服务新业态, 努力扩大科技与研发设计外包市场。

大力发展人力发展设计、研发服务、创业服务、 知识产权服务、 基础技术服务、 技术改造服务等科技创新服务业,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提供专业性服务。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建设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重点支持科技成果信息服务、 分析测 试、 技术转移、工程化应用、 创新孵化、区域服务、融资服务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

发展科技金融服务业, 促进科技与金融资本的对接,推动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共同打造高新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载体建设, 进一步推动和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 加快发展一批企业孵化器, 促进科技评估、 技术产权交易、科技研发、技术转移。

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技术产权交易、检验检测等服务机构, 促进专利代理和专利技术交易发展。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提高农村科技服务水平, 推进农业科技体系与农技推广体系的对接。

5. 商务服务业。

引导和鼓励商务服务业向专业化、 规模化、标准化、 品牌化方向发展, 加快完善商务服务业市场体系、 诚信体系和标准体系, 逐步形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功能完善、集聚发展的商务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市场调查、管理咨询、品牌服务、信用评估、认证认可、各类代理、工程项目管理等咨询服务行业, 积极发展广告业和租赁服务业。

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商务服务企业和机构, 规范提升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拍卖、检测、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水平, 增强竞争力。

推动服务产品和方式创新,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组织, 推广代理、代办、经纪等服务方式。

建立商务相关服务从业人员资质认定制度, 不断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

6. 会展业。

“十二五” 期间全省会展展览场次、 展览面积、参会人数年均增长15%;到 2015 年全省会展业实现收入 70 亿元以上。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 创新体制机制, 合理规划布局, 着力打造西部重要的商品交易和经贸合作平台, 加快以成都为中心的西部会展经济发展高地建设。

依托全省产业、市场和资源优势,培育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等一批综合和专业性知名展会品 牌, 培育壮大10 — 15个品牌展会,培育2 — 3 个本土展会进入国家级展会行列,力 争每年 1 — 2个国际性、国家级经贸展会落户四川。

吸引国际会展公司和会展承办机构落户四川, 举办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全球性和区域性的会议和展览以及大型节庆活动。

在天府新区规划建设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加强综合性展览项目专业化服务, 积极拓展各类展览、 会展服务、场馆管理等业务。

按照《四川省加强管理服务促进会展业发展的规定》(省政府令第 252 号) 规范会展业市场秩序, 统筹协调发展会展业, 促进全省会展业驶入良性发展“快车道”。

推进成都市建设“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会展之都”,打造国内一流的“会展品牌集聚区、国际会议目的地、 休闲节庆之都”。

推动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川东北城市群, 大力发展大中型会展、会议和节庆活动, 配套发展小型展览展示活动。

九寨沟和西昌着力打造集旅游、休闲、观光、度假于一体的国际国内著名会议目的地。

7. 人力资源服务业。

建立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 积极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业在实施人才强省和扩大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构建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产业发展相协调的人才智力保障体系。

建立统一、规范、 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 健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管理体制, 引导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实施人力资源服务品牌推进战略, 重点培育一批实力雄厚、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和有影响力的人力资源服务品牌。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促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开展职业技术培训, 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

加快政府所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体制改革, 引 导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管理咨询、 高级人才寻访、 劳务(人才)派遣、网络招聘等新兴行业发展。

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走出 国门, 为全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人力资源服务。

(二)加快提升生活性服务业。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市场化、产业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不断丰富服务品种, 提高服务质量, 培育新兴服务业态, 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需求。

1. 商贸流通业。

到2015年, 全省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 万亿元, 每年跃上 1 个千亿级新台阶,连锁率达到 28% 以上。

围绕加快建设西部商贸中心, 加强西部商贸中心与省际商贸中心、 区域商贸中心、 农村商贸网点的相互联系,依托商贸中心城市在商品、资金、信息、技术以及流通网络等方面优势, 加强与周边市场的连接与拓展, 构建各中心相互配合、层次清晰、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功能完备的现代商贸网络体系, 扩大商贸流通规模和覆盖范围, 增强西部商贸中心的整体功能, 尽快把四川打造成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西部商贸中 心。

完善基础设施, 加快推进成都建设核心商务区、 西部购物中心、 服务外包基地园、 电子商务集聚区、 西部会展之都、 肉类物流交易中 心, 着力培育大型批发贸易平台、零售商贸平台、服务贸易平台、商务信息平台、会展经济平台、远期交割平台。

优化商贸结构, 拓展多元化的贸易市场, 扩大优势产品输出, 增加短缺资源输入, 推动进出货流平衡。

创新流通方式, 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在流通模式、业态、管理、技术和服务等方面创新, 重点培育西部地区流通创新的孵化基地,促进传统商贸向现代商贸转型升级。

加快批发市场转型, 重点发展工业生产资料、 农业生产资料、优势特色农产品、 消费品的批发贸易。

推动发展零售贸易平台和创新发展售后服务模式, 加快建设传统特色商业与现代旅游、 购物、文化、娱乐、休闲、美食于一体的综合性、体验式、一站式消费服务。

积极争取在成都建立西部期货远期交割交易平台, 配套建设实物交割点, 带动远期合约交易, 促进供求长期均衡。

加快发展连锁经营、 物流配送、 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 推进电子商务在流通领域和流通企业的普及运用, 培育一批跨省市、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批发零售企业、 品牌餐饮企业、 连锁经营企业和品牌,引导和带动商贸流通中小企业发展。

加快推进餐饮业标准化、规范化和规模化建设, 促进餐饮业专业化、 集约化经营和多样化发展, 弘扬川菜文化, 壮大川菜品牌, 推进川菜传承创新, 培育川菜名 菜、名点、名店, 大力推进特色川菜发展, 扩大成都作为“亚洲首个国际美食之都” 和四川美食文化影响力。

推动连锁经营加快向农村延伸,健全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民生活资料的供应体系, 推进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心、 粮食流通服务综合体建设, 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

加强主要生产生活必需品市场调控, 建立健全主要生产生活必需品储备制度, 保障市场供应安全。

专栏 7 : 商贸流通业重点建设内容(略)2. 旅游业。

到 2015 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超过 4000 亿元,增幅高于全国旅游平均增长水平、 高于全省GDP 增长水平、高于全省服务业增长水平。

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配套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建成国际知名、国内 一流的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 基本实现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

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大力开发旅游新产品, 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结构优化、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体系。

加快完善立体旅游交通网络,优化旅游线路,提升服务质量,强化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与农村风俗风貌,开展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观光和体验式旅游活动,规范发展农家乐、乡村酒店,打造休闲观光农业精品。

深度挖掘旅游资源,大力开发旅游商品, 满足旅游消费需求。

加大四川旅游形象宣传力度, 创新旅游营销方式,统筹发展国内外市场,推动四川整体旅游形象的新突破和新发展。

依托成都作为首批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资源优势,扶持和培育一批旅游骨干企业,增强旅游企业综合实力,重点培育 10 家年经营收入超过 5 亿元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50 家年经营收入超过 1 亿元的旅游企业。

推进旅游信息化、标准化建设,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 完善旅游安全应急救援系统。

专栏 8 : 旅游业重点建设内容1. 构建“一极、三带、五区、五环”的发展格局:打造大成都旅游经济增长极,发展成绵乐旅游经济带、成渝旅游经济带、雅攀旅游经济带,推进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环贡嘎生态旅游区、亚丁香格里拉旅游区、川南文化旅游区、秦巴生态旅游区建设,构建九黄为核心的北环线、大熊猫为核心的西环线、香格里拉为核心的西南环线、长江为核心的东南环线、三国文化为核心的东环线。

2. 实施旅游业 10 大支撑工程: 旅游资源品牌化工程;国家级资源创 A 工程;巴蜀文化旅游载体化建设工程;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旅游骨干企业培育工程;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工程; 自驾车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度假区、扶贫试验区、生态旅游“三区”试点工程; 旅游信息化建设工程;旅游立体交通工程。

3. 社区服务业。

到 2015 年全省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每百户 居民不低 于20 平方米, 城乡社区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 60% ,60% 以上的县(市、区) 建有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推动社区服务业向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增强社区服务功能, 扩大社区服务供给能力, 提高服务质量, 建立健全城乡社区服务体系。

因地制宜建设街道(乡镇) 社区服务中心和城乡社区服务站,大力开展面向居民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教育、文化体育、 治安服务等在内的社区服务。

加快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

积极推动新技术、 新业态、新流程和新服务方式进入社区,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社区流通基础设施, 促进新型社区服务业态向农村社区延伸。

大力发展社区志愿互助服务、邻里互助服务等。

优化城乡服务网点布局,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加快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和病患陪护服务, 鼓励发展家庭用品配送、家庭教育等新兴业态和残疾人居家服务, 逐步发展面向农村特别是中心镇的家庭服务, 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共同发展的家庭服务市场。

加快建设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加快构建完善便利惠民的居民服务体系。

积极开发适合老龄人消费特点的产品和服务,建立和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居家养老、社会福利养老三位一体的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机构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发展。

积极发展家电维修、衣物洗染、再生资源回收标准网点等社区服务。

4. 房地产业。

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完善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建立房地产综合信息发布和监测机制,增强房地产中介、物业管理等服务功能,健全房地产市场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合理的房地产供应体系,引导住房合理消费。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的供应比例,加快推进商业地产和商业设施建设。

加快新农村建设规划, 积极引导农民集中 居住。

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 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引导住宅及建筑设计、估价和房地产经纪服务机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推广建筑节能服务,培育节能技术服务市场, 结合城镇规划建设功能, 积极开发节能省地型住宅小区。

加快发展物业服务业,规范物业管理制度,制定物业管理和服务标准, 提高市场化程度和服务水平, 促进传统管理向社会化、专业化管理转变。

适应业主多元化市场需求, 积极开展以物业保值增值为核心的资产管理。

5. 健康与体育服务业。

坚持产业化、市场化、多元化、全民化发展方向,推动健康与体育服务业和相关产业互动发展,优化健康与体育服务业结构, 扩大健康与体育消费需求, 建立完善健康与体育服务体系。

到 2015 年全省体育及其相关产业的增加值占全省GDP 比重达到 0.5%,年均增长率达到 25% 。

大力发展适合社会各个群体的营养保健、健身娱乐、健康咨询等健康服务业,重点发展健康产业园, 形成健康管理、健康产品、健康服务和信息服务集成平台,扩大全省健康管理产业市场规模。

发展电子医疗服务,逐步推行分级协作的现代医疗服务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手段,支撑各个医疗机构共享信息、共享知识、共享资源。

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切实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发展体育健身运动休闲服务业、体育竞赛与表演业、体育用品制造与流通业、体育彩票业, 积极推动体育旅游、体育出版、 体育媒介、体育保险、体育广告、体育会展、体育影视等相关产业加快发展,引导和鼓励发展体育中介机构。

加快构建“一极、两带、三区、多园” 的总体布局,延伸体育产业链条, 突出抓好体育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着力推动体育产业集群发展,培育一批品牌响亮、管理科学、 创新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一批“专、精、特、新” 中 小企业,引 进和打造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体育赛事和产品。

专栏 9 : 体育产业重点建设内容(略)(三) 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

围绕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引进服务业新观念、 新业态、新产品,支持跨区域、 跨行业发展, 将新兴服务业培育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1. 节能与环境服务业。

到2015年全省节能与环境服务业年均增速超过 40%,占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 40% 以上。

推进节能与环境服务业向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完善节能效率评价和环境监测、监理、评估、审计机制,基本建立与新时期环境保护要求相适应的现代节能与环境服务体系。

引导技术研发、设备生产和投融资等机构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开展节能服务。

加快分类回收体系建设,促进资源循环再生利用。

积极发展专业环境咨询服务业,重点发展新兴环境咨询服务,鼓励环保企业提供系统环境解决方案和综合服务。

大力推进环境保护设施建设, 加快环保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 制定综合环境服务的服务标准和技术标准, 在工业园区、城市和重点行业开展综合环境服务标准试点。

积极开展环境状况、环境工程分析评估,推进清洁生产审核,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 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

建设环保产业服务信息网络,探索合同环境服务等新型环境服务模式,鼓励政府、企业综合环境服务外包。

积极推进排污权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专栏 10 : 节能和环境服务业重点建设内容(略)坚持文化加快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精品发展战略, 优化文化产业布局, 构筑成都文化产业核心发展区和红色文化产业带、 历史文化产业带、 民族文化产业带、 重建文化产业带的“一核四带” 的文化产业区域布局, 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 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健全文化产业体系, 基本形成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文化强省相适应的文化产业格局, 把文化与创意产业培育成为全省重要的支柱性产业。

依托主导产业引领发展, 做大做强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影视、文化旅游、演艺娱乐产业, 重点培育动漫游戏、创意设计产业, 形成“ 5 +2 ”重点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加快文化产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 推动文化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节庆、广告、会展等产业融合发展, 提高相关产业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 延伸文化产业链。

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兼并重组, 进一步整合出版发行、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广电网络等文化资源, 培育具有行业代表性和区域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文化战略投资者, 加快文化产业公共综合服务平台和文化产业园 区(基地) 建设, 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 和文化产品、文化企业、区域文化品牌, 提高文化产业的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

重点培育 5 家以上年经营收入 50 亿元的文化企业集团。

整合全省有线广播电视网 络, 构建新的有线电视节目平台。

培育电影发行放映市场, 积极发展电影衍生产品。

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扩大现代文艺演出和文化娱乐业规模,规范发展各类文化产品市场以及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 推动文化精品创作和营销, 重点打造一批文化产业知名 品牌和精品工程, 支持杂技、 川剧、 彩灯、 皮影、 民族歌舞等文艺表演团体和剧目开拓国内外市场。

拓展大众性文化消费, 提高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日常消费中的比重, 增加文化消费总量, 推动文化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积极引导现代科技对传统文化产业的改造和新兴文化产业的拓展, 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改造升级文化产业传统业务, 提升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数字出 版、 动漫游戏、 移动电视、 无线音乐、 手机报刊等新兴文化业态, 促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展“创意天府” 行动, 围绕平面设计、 动漫、 文化传媒、 咨询策划、时尚消费等重点领域, 积极发展与产业研发、 文化、 消费、 咨询、 策划相关的创意设计。

引导和鼓励文化创意企业跨领域、 跨地区合作发展, 逐步形成创意研发、 创意产品生产、 推广销售等环节完善的创意产业链。

加快创意产业基地建设, 推进成都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等一批与制造业相配套, 与建筑设计、 咨询、策划等都市产业相结合, 与文化传媒、时尚消费等时尚产业相融合的创意产业基地建设。

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意企业和具有四川鲜明特色的创意品牌, 举办一批国内外创意产业大型活动。

专栏 11 : 文化与创意产业重点建设内容(略)

阅读全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动网 » 引领四川企业数字化转型:经济高效的服务器租用解决方案 (四川发展引领资本)
分享到: 生成海报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