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地震、火灾、洪水等。(B自然灾害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

洪水等

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社会造成损害的大规模破坏性事件。自然灾害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等由地壳运动或其他地质活动引起的灾害。
  2. 气象灾害:包括台风、龙卷风、暴雨、洪水、干旱等由大气环流变化引起的灾害。
  3. 海洋灾害:包括海啸、风暴潮、赤潮等由海洋活动引起的灾害。
  4. 生物灾害:包括蝗灾、鼠灾、疫情等由生物扩散或变异引起的灾害。

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应力作用下,地壳突然破裂或错动而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引起地面强烈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的破坏力取决于地震的规模、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当地地质条件等因素。强烈的地震可以造成建筑物倒塌、桥梁断裂、道路破坏、地裂、山崩等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火灾

火灾是由可燃物在氧气存在下发生剧烈氧化反应释放大量热能而产生的燃烧现象。火灾可分为以下几类:

  • 森林火灾:发生在森林中的火灾,多由雷击、人为纵火或其他自然因素引起。
  • 草原火灾:发生在草原中的火灾,多由雷击或人为纵火引起。
  • 建筑火灾:发生在建筑物中的火灾,多由电气故障、人为纵火或其他原因引起。
  • 交通工具火灾:发生在交通工具中的火灾,多由机械故障、电气故障或人为纵火引起。

火灾的破坏力取决于火势的大小、火灾持续时间、可燃物的性质以及灭火措施的及时性等因素。强烈的火灾可以造成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环境污染等灾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洪水

洪水是指由于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的上涨或泛滥而淹没陆地的一种自然灾害。洪水可分为以下几类:

  • 河流洪水:由河流流量超过河道承载能力而发生的洪水。
  • 湖泊洪水:由湖泊水位上升超过湖岸堤坝而发生的洪水。
  • 海洋洪水:由海洋风暴潮或海啸淹没沿海低洼地区而发生的洪水。

洪水的破坏力取决于洪水的规模、洪水持续时间、淹没区域的地形地貌以及防洪措施的完善程度等因素。强烈的洪水可以造成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农作物损毁、基础设施瘫痪等灾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自然灾害的防治

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可避免性的特点,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 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完善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时获取灾害信息,为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提供科学依据。
  • 完善防灾减灾工程:建设防洪堤坝、地震震源区加固建筑、加强山区植被保护等工程措施,减轻自然灾害的破坏力。
  • 提高公众防灾意识:通过科普宣传、应急演练等方式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享灾害信息、开展联合救灾行动,共同应对自然灾害。

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可以最大程度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地球上有哪些自然灾害

我们知道很多种自然灾害,你有了解过它们形成背后的原因吗?今天就跟着懂视小编来探讨一下吧。

自然灾害相关介绍自然灾害,也称为天灾,指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这种异常现象给周围的生物造成悲剧性的后果,相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即构成灾难。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所有的天灾有百分之九十跟天气、水和气候事件有关。

分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气候灾害、水文灾害、生态灾害、天文灾害。

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

中国国土空间上常见的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洪涝、干旱灾害,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自然灾害是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的异常事件,却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

自然灾害特征介绍自然灾害的特点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广泛性与区域性)一方面自然灾害的分布范围很广。

不管是海洋还是陆地地上还是地下、城市还是农村、平原、丘陵还是山地、高原,只要有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就有可能发生。

另一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又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其次,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非常多。

近几十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还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而自然灾害的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等的不确定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难度。

第三,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主要自然灾害中,无论是地震还是干旱、洪水、它们的发生都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人们常说的某种自然灾害“十年一遇、野百年一遇”实际上就是对自然灾害周期性的一种通俗描述,自然灾害的不重复性主要是指灾害过程、损害结果的不可重复性。

第五,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

例如,全球每年发生可记录的地震约500万次,其中有感地震约5万次,造成破坏的近千次,而里氏7级以上足以造成惨重损失的强烈地震,每年约发生15次,干旱、洪涝两种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十分严重,全球每年可达数百亿美元。

第六,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由于人与自然之间始终充满着矛盾,只要地球在运动、物质在变化,只要有人类存在,自然灾害就不可能消失,从这一点看,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充满智慧的人类,可以在越来越广阔的范围内进行防灾减灾,通过采取避害趋利、除害兴利、化害为利、害中求利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从这一点看,自然灾害又是可以减轻的。

自然灾害形成发展凡危害动植物的各类事件通称之为灾害。

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

因此,通常把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海啸;将以人为影响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人为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交通事故和酸雨等。

影响自然灾害灾情大小的因素有三个:一是孕育灾害的环境(孕灾环境),二是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致灾因子),三是承受灾害的客体(受灾体)。

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

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素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几秒钟内表现为灾害行为,像火山爆发,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雪灾、暴雨等,这类灾害称为突发性自然灾害。

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草害等,虽然一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灾,但灾害的形成和结束仍然比较快速、明显,所以也把它们列入突发性自然灾害。

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灾害是在致灾因素长期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显现成灾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这类灾害通常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则称之为缓发性自然灾害。

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

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

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由此还可以导生出一系列其它灾害,这些灾害泛称为衍生灾害。

如大旱之后,地表与浅部淡水极度匮乏,迫使人们饮用深层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从而导致了氟病,这些都称为衍生灾害。

当然,灾害的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一种灾害可由几种灾因引起,或者一种灾害因会同时引起好几种不同的灾害。

这时,灾害类型的确定就要根据起主导作用的灾因和其主要表现形式而定。

地球上发生各种灾害的原因各是什么?1.寒潮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群众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

所谓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

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5℃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

可见,并不是每一次冷空气南下都称为寒潮造成原因在北极地区由于太阳光照弱,地面和大气获得热量少,常年冰天雪地。

到了冬天,太阳光的直射位置越过赤道,到达南半球,北极地区的寒冷程度更加增强,范围扩大,气温一般都在零下40℃—50℃以下。

范围很大的冷气团聚集到一定程度,在适宜的高空大气环流作用下,就会大规模向南入侵,形成寒潮天气。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

从我国往北去,就是蒙古国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是气候很冷的地方,再往北去,就到了地球最北的地区——北极了。

那里比西伯利亚地区更冷,寒冷期更长。

位于高纬度的北极地区和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一带地方,一年到头受太阳光的斜射,地面接受太阳光的热量很少。

尤其是到了冬天,太阳光线南移,北半球太阳光照射的角度越来越小,因此,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热量也越来越少,地表面的温度变得很低。

在冬季北冰洋地区,气温经常在-20℃以下,最低时可到-60℃——-70℃。

1月份的平均气温常在-40℃以下。

由于北极和西伯利亚一带的气温很低,大气的密度就要大大增加,空气不断收缩下沉,使气压增高,这样,便形成一个势力强大、深厚宽广的冷高压气团。

当这个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像决了堤的海潮一样,一泻千里,汹涌澎湃地向我国袭来,这就是寒潮。

每一次寒潮爆发后,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就要减少一部分,气压也随之降低。

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冷空气又重新聚集堆积起来,孕育着一次新的寒潮的爆受冷空气影响的人群发。

2、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主要组成要素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是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两侧有切割面。

例如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最基本的地形地貌特征就是山体众多,山势陡峻,土壤结构疏松,易积水,沟谷河流遍布于山体之中,与之相互切割,因而形成众多的具有足够滑动空间的斜坡体和切割面。

广泛存在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滑坡灾害相当频繁。

从斜坡的物质组成来看,具有松散土层、碎石土、风化壳和半成岩土层的斜坡抗剪强度低,容易产生变形面下滑;坚硬岩石中由于岩石的抗剪强度较大,能够经受较大的剪切力而不易滑动。

但是如果岩体中存在着滑动面,特别是在暴雨之后,由于水在滑动面上的浸泡,使其抗剪强度大幅度下降而易滑动。

降雨对滑坡的影响很大。

降雨对滑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雨水的大量下渗,导致斜坡上的土石层饱和,甚至在斜坡下部的隔水层上击水,从而增加了滑体的重量,降低土石层的抗剪强度,导致滑坡产生。

不少滑坡具有“大雨大滑、小雨小滑、无雨不滑”的特点。

地震对滑坡的影响很大。

究其原因,首先是地震的强烈作用使斜坡土石的内部结构发生破坏和变化,原有的结构面张裂、松弛,加上地下水也有较大变化,特别是地下水位的突然升高或降低对斜坡稳定是很不利的。

另外,一次强烈地震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许多余震,在地震力的反复振动冲击下,斜坡土石体就更容易发生变形,最后就会发展成滑坡。

滑坡的活动时间主要与诱发滑坡的各种外界因素有关,如地震、降温、冻融、海啸、风暴潮及人类活动等。

大致有如下规律:同时性有些滑坡受诱发因素的作用后,立即活动。

如强烈地震、暴雨、海啸、风暴潮等发生时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爆破等,都会有大量的滑坡出现。

滑坡滞后性有些滑坡发生时间稍晚于诱发作用因素的时间。

如降雨、融雪、海啸、风暴潮及人类活动之后。

这种滞后性规律在降雨诱发型滑坡中表现最为明显,该类滑坡多发生在暴雨、大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之后,滞后时间的长短与滑坡体的岩性、结构及降雨量的大小有关。

一般讲,滑坡体越松散、裂隙越发育、降雨量越大,则滞后时间越短。

此外,人工开挖坡脚之后,堆载及水库蓄、泄水之后发生的滑坡也属于这类。

由人为活动因素诱发的滑坡的滞后时间的长短与人类活动的强度大小及滑坡的原先稳定程度有关。

人类活动强度越大、滑坡体的稳定程度越低,则滞后时间越短。

3、泥石流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泥石流的主要危害是冲毁城镇、企事业单位、工厂、矿山、乡村,造成人畜伤亡,破坏房屋及其他工程设施,破坏农作物、林木及耕地。

此外,泥石流有时也会淤塞河道,不但阻断航运,还可能引起水灾。

影响泥石流强度的因素较多,如泥石流容量、流速、流量等,其中泥石流流量对泥石流成灾程度的影响最为主要。

此外,多种人为活动也在多方面加剧这上述因素的作用,促进泥石流的形成。

种类分类按物质成分分类1、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2、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砂粒、石块、粘度大、呈稠泥状的叫泥流;3、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称之水石流。

泥石流按流域形态分类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

泥石流形成地形地貌条件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城形状便于水流汇集。

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

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为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堆积物有堆积场所。

松散物质来源条件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

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错落、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各种各样的泥石流图片(10张)另外,岩层结构松散、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间成层的地区,因易受破坏,也能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碎屑物来源;一些人类工程活动,如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开山采矿、采石弃渣等,往往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

水源条件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水雪融水和水库溃决水体等形式。

我国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

[4]发生规律泥石流发生的时间具有个规律。

季节性我国泥石流的暴发主要是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集中降雨的激发。

因此,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是与集中降雨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一般发生在多雨的夏秋季节。

因集中降雨的时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的降雨多集中在6-9月,因此、西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6-9月;而西北地区降雨多集中在6、7、8三个月,尤其是7、8两个月降雨集中,暴雨强度大,因此西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7、8两个月。

据不完全统计,发生在这两个月的泥石流灾害约占该地区全部泥石流灾害的90%以上。

周期性泥石流的发生受暴雨、洪水的影响,而暴雨、洪水总是周期性地出现。

因此,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其活动周期与暴雨、洪水的活动周期大体相一致。

当暴雨、洪水两者的活动周期是与季节性相叠加,常常形成泥石流活动的一个高潮。

4、地震地震按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构造地震:地壳的运动变化,对地壳各部分岩层产生巨大的力,这种力叫做地应力。

在地应力作用下,岩层发生弯曲褶皱,岩石的褶皱变形一旦超过岩层的强度,岩层就会突然发生断裂,内部积聚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引起周围物质发生振动。

火山地震:火山喷发前,大量的岩浆在地壳里聚集,四处奔突,可能使岩层产生断裂,引起地震。

火山喷发时,大量的岩浆冲出地面,会使周围的大地发生强烈的震动。

陷落地震:当地下溶洞支撑不住地面的压力时,就会塌陷,引起地震,这叫做陷落地震。

5、火山火山喷发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

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逸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

因岩浆性质、地下岩浆库内压力、火山通道形状、火山喷发环境(陆上或水下)等诸因素的影响,使火山喷发的形式有很大差别,一般有这样一些分类:1、裂隙式喷发岩浆沿着地壳上巨大裂缝溢出地表,称为裂隙式喷发。

这类喷发没有强烈的爆炸现象,喷出物多为基性熔浆,冷凝后往往形成覆盖面积广的熔岩台地。

如分布于我国西南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的二迭纪峨眉山玄武岩和河北张家口以北的第三纪汉诺坝玄武岩都属裂隙式喷发。

现代裂隙式喷发主要分布于大洋底的洋中脊处,在大陆上只有冰岛可见到此类火山喷发活动,故又称为冰岛型火山。

2、中心式喷发地下岩浆通过管状火山通道喷出地表,称为中心式喷发。

这是现代火山活动的主要形式,又可细分为三种:宁静式:火山喷发时.只有大量炽热的熔岩从火山口宁静溢出,顺着山坡缓缓流动,好象煮沸了的米汤从饭锅里沸泻出来一样。

溢出的以基性熔浆为主,熔浆温度较高,粘度小,易流动。

含气体较少,无爆炸现象、夏威夷诸火山为其代表,又称为夏威夷型。

这类火山人们可以尽情地欣赏。

爆烈式;火山爆发时,产生猛烈的爆炸,同时喷出大量的气体和火山碎屑物质,喷出的熔浆以中酸性熔浆为主。

1902年12月16日,西印度群岛的培雷火山爆发震撼了整个世界。

它喷出的岩浆粘稠,同时喷出大量浮石和炽热的火山灰。

这次造成人死亡的喷发,就属此类,也称培雷型。

中间式:属于宁静式和爆烈式喷发之间的过渡型.此种类型以中基性熔岩喷发为主。

若有爆炸时,爆炸力也不大。

可以连续几个月,甚至几年,长期平稳地喷发,并以伴有歇间性的爆发为特征。

以靠近意大利西海岸利帕里群岛上的斯特朗博得火山为代表.该火山大约每隔2-3分钟喷发一次,夜间在50公里以外仍可见火山喷发的光焰,故而被誉为“地中海灯塔”。

又称斯特朗博利式。

有人认为我国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属于这种类型。

3、熔透式喷发岩浆熔透地壳大面积地溢出地表,称为熔透式喷发。

这是一种古老的火山活动方式,现代已不存在。

一些学者认为,在太古代时,地壳较薄,地下岩浆热力较大,常造成熔透式岩浆喷出活动。

火山喷发可分为三个阶段:1、气体的爆炸在火山喷发的孕育阶段,由于气体出溶和震群的发生,上覆岩石裂隙化程度增高,压力降低,而岩浆体内气体出溶量不断增加,岩浆体积逐渐膨胀,密度减小,内压力增大,当内压力大大超过外部压力时,在上覆岩石的裂隙密度带发生气体的猛烈爆炸,使岩石破碎,并打开火山喷发的通道,首先将碎块喷出,相继而来的就是岩浆的喷发。

2、喷发柱的形成气体爆炸之后,气体以极大的喷射力将通道内的岩屑和深部岩浆喷向高空,形成了高大的喷发柱。

喷发柱又可分为三个区:(1)气冲区:如图中的A区,它位于喷发柱的下部,相当于整个喷发柱高度的十分之一。

因气体从火山口冲出时的速度和力量很大,虽然喷射出来的岩块等物质的密度远远超过大气的密度,但它也会被抛向高空。

气冲的速度,在火山通道内上升时逐渐加快,当它喷出地表射向高空时,由于大气的压力和喷气能量的消耗,其速度逐渐减小,被气冲到高空的物质,按其重力大小在不同的高度开始降落。

(2)对流区:位于气冲区的上部,因喷发柱气冲的速度减慢,气柱中的气体向外散射,大气中的气体不断加入,形成了喷发柱内外气体的对流,因此称其为对流区(图中的B区)。

该区密度大的物质开始下落。

密度小于大气的物质,靠大气的浮力继续上升。

对流区气柱的高度较大,约占喷发柱总高度的十分之七。

(3)扩散区:位于喷发柱的最顶部,此区喷发柱与高空大气的压力达到基本平衡的状态。

喷发柱不断上升,柱内的气体和密度小的物质是沿着水平方向的扩散,故称其为扩散区(图中的C区)。

被带入高空的火山灰可形成火山灰云,火山灰云能长时间飘流在空中,而对区域性的气候带来很大影响,甚至会造成灾害。

此区柱体高度占柱体总高度的十分之二左右。

3.喷发柱的塌落喷发柱在上升的过程中,携带着不同粒径和密度的碎屑物,这些碎屑物依着重力的大小,分别在不同高度和不同阶段塌落。

决定喷发柱塌落快慢的因素主要有四点:(1)火山口半径大的,气体冲力小,柱体塌落的就快;(2)若喷发柱中岩屑含量高,并且粒径和密度大,柱体塌落的就快;(3)若喷发柱中重复返回空中的固体岩块多,柱体塌落的就快;(4)喷发柱中若有地表水的加入,可增大柱体的密度,柱体塌落的就快。

反之,喷发柱在空中停留时间长,塌落的就慢。

火山喷发并非千遍一律,像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那样的喷发,事前熔岩已静静地流出,由于熔岩流动缓慢,因而只破坏财产而没有危及生命。

而像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那样的火山碎屑喷发或蒸气爆炸(或蒸气猛烈爆发),则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

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挥发性物质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火山喷发的产物,更是火山喷发的动力。

从岩浆的产生到火山喷发的整个过程,挥发性物质的活动无一不在起作用。

英国科学家认为超级火山喷发可能毁灭人类国际在线消息英国科学家认为:人类有可能在一次超强度的火山喷发中毁灭。

大不列颠公共大学的斯蒂芬·塞尔夫在一次答电子杂志记者问时称,目前还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阻止这种灾难。

当前科学家们正在忙着制定种种抵抗“外部威胁”的战略,比如说如何阻止小行星同地球相撞,却很少去考虑主要危险有可能来自地球内部。

地球物理学家们断言,有些火山的喷发强度要比过去的大好几百倍,而且地球在出现文明前不久曾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灾难。

美国地质学家早些时候曾在黄石国家公园发现了不太深的火山灰死层,认为其形成的原因是发生在62万年前的一次超级火山喷发,结果是至今这里还可以见到一些漏斗形的大坑,它们都是那些毁灭性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破火山口。

在写给英国政府自然灾害工作小组的报告中对这种超级火山喷发所造成后果曾有过详细的描述———很大一片地域会被熔岩覆盖,而且撒向大气层的尘土和灰烬将会使不少阳光到达不了地球表面,这无疑会使全球性的气候发生变化。

据纽约大学的迈克尔·拉姆皮诺称,发生于7.4万年前的苏门答腊火山的超强度喷发曾导致全球变冷和北半球3/4的植物毁于一旦。

6、海啸海啸是一种海底地震,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

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

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印度洋这次地震是发生在板块边缘的逆冲型地震,它所释放出的能量在近几十年来是较成因大的。

逆冲型地震的是地层断层的上部上移。

苏门答腊以北地区位于印度板块边缘,板块边缘的一个长距离破裂带通过长时间积累,蓄积了巨大能量,最后这些能量在日集中释放出来。

海啸一般分为两种其一是由于地震引发的海啸,称为地震海啸,在印度洋周边国家的海啸就是地震海啸;其二是由于风暴气象因素引发的海啸,称为风暴海啸,也叫风暴潮。

地震是海啸主要原因之一。

此次地震中断层移动导致断层间产生一个空洞,当海水填充这个空洞时产生巨大的海水波动。

这种波动从深海传至浅海时,海浪陡然升到十几米高,并以每秒200米的速度传播。

海浪冲到岸上后,造成重大破坏。

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由于海底地形急剧地升降变动,引起的海水强烈扰动。

海水先向突然变行低洼的地方涌去,随后翻回海面,形成一种特别长的大浪,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可达100公里以上。

它在开阔的深水大洋中运动时,速度特别快,可达每小时七、八百公里,但这时波涛并不特别汹涌,因为波峰之间距离那样长,起落变化就不明显了,只是到了滨海一带水高得多的巨浪,冲上陆地,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地震海啸。

但不是只要海底发生地震就会出现地震海啸的,因为有些地震发生时造成的地形起落并不显著,不能激起这种巨大的波浪。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一点,如果那里海水很浅,海底地势本来比较平缓,即使地震时地形有所变化,海水起落变化不大,也不易产生这种波长特别长的大浪。

因此世界上的海啸大多是发生在那种深海沟的地带,那里本来地势起伏就很大,水又很深,再发生变化,这种特别长大的波浪就容易形成了。

但也不是发生于深海沟的地震都能造成海啸,因为沿深海沟发生地震时,如果震级大于6.5级,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内时,才有可能产生造成危险的海啸。

当然,在自然界中情况是复杂的,也还可能有特殊的变动。

譬如有时因地震引起海底发生山崩,这时尽管地震震级不高,也可能产生巨大的海啸。

海底火山爆发,产生的地震震级可能不高,但有时会同时造成巨大海啸。

这些海啸虽不是地震直接造成的,但都与地震有关。

为什么地震海啸的袭来总是在地震之后?这是因为在海啸发生时,先是水向海底陷落部分涌去,所以出现异常的退潮现象,然后才是返回向上涨起冲向陆地,这一落一起,需要时间,如果海啸是从远处的地震区传来,更需要较长的时间。

但是只要事选注意到这些变化,保持警惕,采取预防措施,灾害显然是可以减轻的。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灾情统计 第1部分:基本指标》GB/T .1-2009)。

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变异系统,灾情是这个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且对人类社会造成了的危害的现象和事件。

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龙卷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

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

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人类破坏自然,导致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灾害是对能够给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件总称。

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

因此,通常把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海啸;将以人为影响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人为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交通事故和酸雨等。

影响自然灾害灾情大小的因素有三个:一是孕育灾害的环境(孕灾环境),二是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致灾因子),三是承受灾害的客体(受灾体)。

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

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素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几秒钟内表现为灾害行为,像火山爆发,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雪灾、暴雨等,这类灾害称为突发性自然灾害。

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草害等,虽然一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灾,但灾害的形成和结束仍然比较快速、明显,所以也把它们列入突发性自然灾害。

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灾害是在致灾因素长期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显现成灾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这类灾害通常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则称之为缓发性自然灾害。

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

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

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由此还可以导生出一系列其它灾害,这些灾害泛称为衍生灾害。

如大旱之后,地表与浅部淡水极度匮乏,迫使人们饮用深层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从而导致了氟病,这些都称为衍生灾害。

当然,灾害的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一种灾害可由几种灾因引起,或者一种灾害因会同时引起好几种不同的灾害。

这时,灾害类型的确定就要根据起主导作用的灾因和其主要表现形式而定。

自然灾害的特点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第一,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与区域性。

一方面,自然灾害的分布范围很广。

不管是海洋还是陆地地上还是地下、城市还是农村、平原、丘陵还是山地、高原,只要有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就有可能发生。

另一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又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其次,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全世界每年发生的破坏性自然灾害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非常多。

近几十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还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而自然灾害的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等的不确定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难度。

第三,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主要自然灾害中,无论是地震还是干旱、 洪水、它们的发生都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人们常说的某种自然灾害 “十年一遇、百年一遇”实际上就是对自然灾害周期性的一种通俗描述,自然灾害的不重复性主要是指灾害过程、损害结果的不可重复性。

第四,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

自然灾害的联系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区域之间具有联系性。

比如,南美洲西海岸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有可能导致全球气象紊乱;美国排放的工业废气,常常在加拿大境内形成酸雨。

另一方面是灾害之间具有联系性。

也就是说,某些自然灾害可以互为条件,形成灾害群或灾害链。

例如,火山活动就是一个灾害群或灾害链。

火山活动可以导致火山爆发、冰雪融化、泥石流、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灾害。

第五, 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

例如,全球每年发生可记录的地震约 500 万次,其中有感地震约5万次, 造成破坏的近千次,而里氏7级以上足以造成惨重损失的强烈地震,每年约发生15 次,干旱、洪涝两种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十分严重,全球每年可达数百亿美元。

第六,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由于人与自然之间始终充满着矛盾,只要地球在运动、物质在变化,只要有人类存在,自然灾害就不可能消失,从这一点看, 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充满智慧的人类,可以在越来越广阔的范围内进行防灾减灾,通过采取避害趋利、除害兴利、化害为利、 害中求利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从这一点看, 自然灾害又是可以减轻的。

自然灾害的主要影响:1、灾难会带来实质性的创伤和精神障碍;(干旱)2、绝大多数的痛苦在灾后一两年内消失,人们能够自我调整;3、由灾难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碍非常少见;4、有些灾难的整体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因为它可能会增加社会的凝聚力;5、灾难扰乱了组织、家庭以及个体生活。

自然灾害会引起压力、焦虑、压抑以及其它情绪和知觉问题。

影响的时间以及为什么有些人不能尽快适应仍然是未知数。

在洪水、龙卷风、飓风以及其它自然灾害过后,受害者会表现出恶念、焦虑、压抑和其它情绪问题,这些问题会持续一年。

一种极度的灾难的持续效果,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即经历了创伤以后,持续的、不必要的、无法控制的无关事件的念头,强烈的避免提及事件的愿望,睡眠障碍,社会退缩以及强烈警觉的焦虑障碍。

自然灾害

“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我国汉代年轻的思想家贾谊,从哲学的角度,看出了人和万物都存在于自然的变化之中。现在我们已更确切地观察到,正是地球这个巨系统中各个层次间物质和能量的转换,使人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但并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有利于人,一部分突发事件,如洪水、台风、地震、火山爆发等,可以使人的生命财产在瞬间蒙受巨大损失。在中国,习惯上把这些灾害称为“天灾”,这是因为按照天人感应的观念,它们是人格化的天,对人间做出坏事的惩罚,或称“天谴”。现在当然再也不能这样来理解,而应该说是自然灾害。

地球环境中有些缓慢变化对人也是不利的,但要经过长期积累才能显示出它的危害,如土壤盐碱化、湖泊的淤塞、河水断流等均非一朝一夕之功,古人认识不到,其实它们也在自然灾害之列。按照起主导作用的环境因素,可以把这些自然灾害划分为地质灾害、气候灾害、生物灾害和来自地外的灾害。

地质灾害(geological hazard)是以岩石圈的变形、变位、岩浆及水在地面上下的活动,以及地球磁场及重力场的作用等因素,所引起的自然环境恶化,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毁或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发生严重破坏的现象或过程。

地震是分布广泛、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地质灾害,但它只发生在岩石圈中物质和能量的转换作用最活跃并容易错位的地方,集中分布在板块俯冲或碰撞的边缘地带以及板块内部的某些地方。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印度尼西亚带是地球上两个主要的地震带,全球90%以上的地震能量在此释放。大地震在临近深海沟的洋底(贝尼奥夫带)发生时,海底地形突然变化,猝然出现起伏落差,产生可以波及很远的海啸,这种海啸造成的灾害常超过地震本身。它们也主要发生在这两大地震带附近。大洋脊是浅源地震多发地带,但都比较微弱,对人类造成的灾害较小(图14-1)。

20世纪以来,能造成灾难性后果的7级和7级以上的大地震,全球已发生了1200多次,绝大多数都发生在这两大地震带中。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发生的大地震,还引发了海啸,致死亡近30万人,为近世所罕见。

我国夹于这两大地震带之间,所以地震灾害频繁而强烈。1976年7月28日发生在河北唐山的大地震,遇难人数超过23万;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8级大地震,比1976年的唐山大震破坏的规模更大。

不过并不是一有地震就会造成灾害,地球上绝大多数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甚微,是不会造成灾害的,即使在地震活动性很强的地区,大部分时间也是没有破坏性地震的。在同一地区,破坏性大地震的发生一般都有一定的周期(数百年至数千年)。中国华北地区的历史地震记录资料显示,近1000年来已有4次重复,其地震周期为(300±30)年,最后一次地震高潮期为1966~1976年。郯庐断裂带的地震周期为2000年左右,最后一次地震高潮期在清朝康熙年间。强烈地震发生时,常有地面隆起或下陷,出现裂缝并发生位错变动,对桥梁、道路和建筑物的破坏作用明显,但直接因地面震动或遭遇断裂而致死的人或其他动物,则极为罕见。地震波引起地面震动,使建筑物受到破坏,是最常见的地震的次生灾害。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人口密集和水电交通管线等公用设施大量出现,地震常引起火灾、断水、断电、煤气管道破裂爆炸、交通设施毁坏等次生灾害,有时较小的余震也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图14-1 全球大地震震中分布图(据,1980)

由于至今人类尚无法阻止地震的发生,但只要我们在进行城市、矿山、铁道、公路、水坝、港口等建设之前,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地震的影响,采取相应的设防措施,便有可能大大减轻灾害,缩小损失,直至避免人员的伤亡。看来,加强地震的设防措施,可能比只关注地震预报更重要。这一方面,日本在近百年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是值得我们认真吸取的。

山崩、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主要表现为岩石块体的向下运动,其能量主要是从地球的重力场获得的,因此多局限在地势陡峭的山区。这是一种位能转化为动能的表现。水在其中的润滑作用也是重要的因素。泥石流的形成更不能缺少水的参与。这种块体运动既可以由地震诱发而引起,也可能与地震无关。在陡峭的海岸上和喀斯特地区,出现的岩石崩塌或溶洞陷落,也是重力作用的结果。不过直接的原因是水的冲击或溶蚀的作用,掏空了下伏岩石,使上覆岩石失去了支撑基础。这类因重力作用发生在岩石圈表面的块体运动,一般影响的面积较小。但在其影响所及的范围内,造成的损失也可以很大。我国山岳众多而且近期仍在上升,地势陡峭,峡谷壁立,特别是西南地区雨量又充沛,这类地质灾害颇为常见。据中国地质调查局2008年公布的数字,从2001年到2005年中国大陆发生地质灾害起,其中90%以上是滑坡、崩塌和泥石流。

威力强大的火山爆发,破坏性可以和大地震不相上下,但数量有限。分布在大陆和岛屿上具有活动能力的火山均已被人类认识,只有400多座,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四周,还有地中海地区以及大西洋的洋脊上。近年来在大洋底发现了更多的活火山,海水沉重的压力,使它们暂时无力喷发到水面上为害,但其可改变海水温度与成分,影响气候和海洋生物。由于火山爆发以前,总有迹象可寻,人们已能较准确地预报,一般对人的威胁不大,经常喷发的火山,常常成为旅游胜地,但也间或有意外。1985年哥伦比亚的路易斯火山爆发,仍创下了多人丧生的记录,是因它的山顶上有多年堆积的冰雪,火山爆发时使它融化,形成巨大的泥石流。1883年5月20日喀拉喀托火山爆发造成人死亡,是因为引起了海啸,这样严重的火山灾害,历史上的记录不多。

实际上那些平时不易觉察的缓慢的地质作用,破坏了人们所习惯的环境,带来的损失可以比这些突发事件更为严重,如在干旱地区地下水位过高,地面水分大量蒸发,使盐分残留在地面附近的土壤中,从而造成土地盐碱化。曾哺育过巴比伦古老文明的沃野,就是这样变成荒芜的盐碱地的。这种灾害往往因感觉不到它的威胁而容易被忽视。

还有一些环境的变化,过去不为人所知,实际上破坏作用也很大。如地磁场的变化,就是近年来才认识到的,其中磁暴作用明显而且快速,这是太阳耀斑爆发所造成的灾害。1989年加拿大魁北克的电力传输系统因一次磁暴而破坏,1994年、1997年磁暴又先后毁坏了加拿大和美国的两颗通讯卫星,这三项损失总计约9亿美元,也是个不小的灾害。在建立地球系统科学新概念后,从圈层互相作用的观点来看,采用现代最新技术,对许多地质灾害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入,有助于弄清其机制,并进而及时地做出预报。

气候灾害是最常见的自然灾害,如暴雨、暴风雪、冰雹、闪电雷击、狂风(包括龙卷风)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洪水、雪崩、沙暴、尘暴、风暴潮等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灾害。而持续的干旱或淫雨,以及气温反常地升高或降低,都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危害。2008年初,我国南方,发生多年不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持续一个多月,积雪覆盖的面积大约占我国领土面积的1/8,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00亿元,便是极其严重的一次。

以上这些事件的起因都是由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表层的物质与能量的转换。在这个转换过程中,来自太阳的辐射能更是基本的动力因素,而人们直接感受到的是大气和水的活动。旱灾、水灾、风灾等三种就是最常见、也是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其实,它们常常不是孤立地出现,水灾后旱灾可以接踵而至,风灾更可与水灾同行。厄尔尼诺现象就是多种气候灾害的综合表现。

青藏高原的隆升,阻隔了印度洋向北的暖湿气流,使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仅能依靠夏季的东南季风将太平洋的水分带来。而这些水分沿途逐渐降落,及到华北、特别是西北所剩无几。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形成南方气候潮湿,北方和西北地区气候干燥的格局。旱灾一直是中原大地的重要威胁(图14-2)。按说南方年降水量多,应该不会发生旱灾,但季风并不能均衡分布,所以也有缺水的时候,亦不能避免旱魃的肆虐。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还不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非洲才是最严重的。干旱不只使植物难以生长,影响农作物的收成,干燥的气候还是土地盐碱化、荒漠化的前提条件,同时也使森林火灾容易发生。降水量在地区和时间上的分配不均,使旱灾和水灾常交替发生。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材料(2007),近10多年来中国洪涝灾害呈下降态势,但就局部来看,部分地区的洪涝灾害仍然严重。

风灾对人类也是一大威胁。沙漠中的风暴和寒流带来的暴风雪,都为人们所熟知。台风、飓风和热带风暴这些在热带海域中形成的气旋,带有大量水分,登陆时横扫大地,狂风暴雨交加,水灾常伴随而生,以致造成重大损失。它们主要形成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西部海面上,造成的灾害常很严重,美洲中部、东南亚和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每到夏季,经常受到它们的袭击。2005年8月28日,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港口城市新奥尔良和附近五个州,逾千人死亡,被列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十大自然灾难之一。

图14-2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降雨的影响(据朱抱真,1990)

除了这些有形的灾害外,还有许多不易察觉的气候灾害也造成了难以计算的损失。如长期处于潮湿状态,不仅使人感到不舒服,而且物品霉烂、金属腐蚀等造成的损失都会增加。据估计,每年生产的钢铁材料有十分之一左右被氧化腐蚀掉。总之,在地球各圈层中,大气圈的流动性最强,而且是一个最完整的整体,一处有变,会很快影响周围、甚至全球。气候是自然形成的,自有其规律,它既可以有利于人类,也可以成为灾害,关键在于人类如何认识、利用与适应。按照地球是一个系统的观点去认识,或能找到更有效的对策。

生物灾害是生物圈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的事件。蝗灾及其他昆虫和鼠类对农作物的破坏,是最引人注目的生物灾害,洞庭湖滨有数以亿计的鼠类在活动,多次爆发“人鼠大战”,鼠害在那里是头等灾害。草原中的鼠,也是畜牧业的一个大害。

蝗虫或鼠类吃掉农作物是它们求生的本能,它们本身也是食物链中的一环。蝗、鼠成灾,是它们一下子生长繁殖过多,打破了原来的生态平衡的结果,常与异常气候相关,造成祸不单行。在我国历史上,蝗灾是除水灾、旱灾之外的第三大自然灾害,主要出现在华北,受灾面积常达上百万公顷。靠吃农作物和树叶为生的,还有多种昆虫。各种农作物和森林的虫灾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图14-3)。但是全球森林面积显著减少的原因可能不是自然灾害的结果,而是人类大量砍伐的所造成的(图14-4)。用化学方法灭虫鼠,只能在一定时期有效,而且那些吃鼠和吃害虫的动物会因此而死亡殆尽,害虫却可以逐渐有了抗药能力,继续繁殖,卷土重来。近年来中国的鼠害猖獗,还与蛇等鼠类的天敌被人类大量吃掉有关。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本来无害于人的生物过量繁殖,也会成为一种灾难。1903年曾有人在太平洋的雷山珊瑚岛上放养了几对兔子,由于在该岛上兔子没有天敌,繁殖极快。10年后兔子吃光了岛上的全部青草。24年后(1927年)雷山已变成一个荒芜的沙滩,兔子也早已死绝。又如阿留申群岛中有个“老鼠岛”本是一只老鼠也没有的火山岛,海鹦、海雀和海燕等的栖息地,有“海鸟天堂”之称,但后来老鼠在这里登陆占领,曾几何时就变成了鸟的死亡地带,2008年秋美国人对这里的老鼠发动了可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灭鼠行动,从空中抛洒药物和在地上布置陷阱,但其成效如何尚待观察,几年后才能见分晓。

图14-3 20世纪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发展(据施雅风,1996的资料编制)

图14-4 全球森林面积的锐减

海水、湖水中某些藻类迅速繁殖生长,使鱼类等其他生物难以生存,构成灾害。2007年5月底太湖蓝藻暴发影响到无锡市的自来水一夜之间变臭;青岛近海近年来赤潮增多,以致2008年奥运会召开前,不得不花大力量去消除,以保证奥运会帆船赛能在那里顺利进行。

上述事例,说明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人类是多么的重要。

蛇蝎狼虎之类的生物,能直接置人于死命,但它们在生存竞争中竞争不过人类,而且各有其应有的地位与作用。它们如果完全消失,倒可以使对人不利的方面发展起来。

还应当看到,对人类威胁最大的,不是那些庞然大物而是微小到肉眼看不见的病菌与病毒,以及传播这些微小生物的媒介如老鼠、苍蝇、蚊子。鼠疫在中世纪的欧洲曾造成一场最高的疫病死亡记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的统计,蚊子是第一号杀手,它扩散了多种传染病。修建巴拿马运河时造成大量人员死亡的黄热病就是蚊子传播的。清除这些对人有害的生物,人类曾做过很多努力,也收到不小的成效,但彻底根除很难。遵循生物学的规律,帮助人类的朋友发展,让生物系统自行调节以使之向着对人类有利的方面发展,才是上策。

在生物圈中,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是生态平衡的破坏,而不是某一种直接对人造成伤害的生物。

陨石撞击地球是来自宇宙空间的灾害,在现实生活中暂时还看不到有什么危险。但从人类的长远发展来看,“杞人忧天”并非庸人自扰。在地球历史上,这种事件对地球上生物所造成的绝灭性灾害,可能是其他灾害所不能比拟的。但巨大陨击作用的发生几率极低(约33Ma发生一次),而且现在已能观察、预测。对于这种来自空间的威胁,我们虽不必恐惧,但也不应掉以轻心,而应该认真研究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所有的自然灾害,都是环境的突变或长期变化的积累,以致达到了危害人类的程度。这些变化受自然界本身的法则(自组织性)所控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认识到各种自然灾害不过是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对人不利的一面的表现后,便有可能看到它有利于人的另一面,如台风固然会带来灾难,但也带来大量淡水;黄河中的泥沙固然有淤积堵塞河道,不利水运和带来水患的问题,但也正是因河流中有这些泥沙才会有肥沃的三角洲形成。自然界的变化是有其自身的动力和规律的,人无法去抗拒和改变。盲目蛮干曾经使我们付出过巨大的代价,但也不是只顶礼膜拜于大自然之前而无所作为。不仅适应环境,还要改造环境以使之适合人的生存,这正是人类优于其他生物的长处。譬如地下水不是不可以取用,但不能无限制地采取,井不是打得越多越好;水库不是不可以建,但不是坝修得越高越好,越多越好;存在地震危险的地区不是不可以居住,但必须按抗震的要求去设防。关键都在于能不能认识到自然的规律,因势利导,权衡利弊,掌握好改造大自然的“度”。仅有理论是不行的,更需要认真的实践。地球各圈层的物质组成及其运动变化,是复杂而又互相关联的,不能简单、孤立地仅从表面现象去认识,这是研习地球科学必须记住的特点。

阅读全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动网 » 自然灾害:地震、火灾、洪水等。(B自然灾害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
分享到: 生成海报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