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健康状况一直被认为比男性差。女性患慢性病、残疾和死亡的风险更高。她们还面临着与生殖健康、心理健康和暴力相关的独特健康挑战。
近年来,对女性健康问题的研究有所增加,但仍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了解女性独特的健康需求并开发满足这些需求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扩大研究领域的意义
扩大对女性健康问题的研究将带来诸多好处,包括:
- 提高女性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 预防和治疗慢性病
- 改善生殖健康
- 提高心理健康
- 预防暴力
扩大研究还将有助于消除性别健康差距,并为女性提供获得优质医疗保健的机会。
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需要重点关注的女性健康研究领域包括:
- 疾病预防:识别女性面临的健康风险,并开发预防措施来减少这些风险。
- 改善治疗:开发针对女性独特健康需求的治疗方法,并确保女性获得这些治疗方法。
- 生殖健康: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并改善生殖健康。
- 心理健康:识别影响女性心理健康的因素,并开发预防和治疗措施。
- 暴力:了解暴力对女性健康的影响,并开发预防和应对策略。
通过重点关注这些领域,我们可以在改善女性的健康状况和福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研究的未来
女性健康研究的未来充满希望。在过去十年中,该领域有了显着增长,而且这种势头可能会继续下去。随着对女性健康问题的认识提高,对研究的资助也可能会增加。
新技术的发展正在为女性健康研究开辟新的可能性。例如,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进步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女性独特的健康需求。技术的发展还使我们能够收集大规模的数据集,这将有助于改善我们对女性健康的理解。
通过利用这些新技术并继续扩大研究,我们可以为女性创造一个更健康、更美好的未来。
请以实例多角度的说明营养营养学营养专业的重要性
良好的国民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发展的重要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但是,微量营养素(特别是铁、锌、钙、维生素A和D)缺乏仍然广泛存在。
另一方面,随着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的极大变化,与营养相关的慢性疾病,如肥胖、二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发病率急剧上升。
因此,当前我国面临着“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双重挑战。
国民健康必须有以营养科学为基础的合理膳食。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营养科学研究总体水平滞后,对许多影响国民健康的主要营养学问题缺乏有针对性的对策。
因此,如何有效整合我国科研优势力量,研究符合中国人生活方式和遗传特点的营养需求,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控制营养相关的疾病发病率,从而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十三亿人民与子孙后代的健康提供重要保障,成为当前我国营养科学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9年6月11~12日,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召开了“营养科学发展与国民健康”为主题的第352次学术讨论会。
陈君石研究员、杨胜利研究员、陈凯先研究员和陈雁研究员担任执行主席。
近四十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并就“我国营养科学发展及其重要性”、“营养与健康”、“营养与疾病”三项中心议题展开广泛学术交流和深入的讨论。
陈君石研究员就国际营养科学的发展历史、当前我国营养科学开展的主要工作、存在的需求和差距、营养工作开展所需的支撑体系四方面作了题为“营养科学发展与国民健康”的评述报告。
他系统地回顾了中西方营养科学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历程。
20世纪末提出的新营养科学学说将营养学从单纯的生物科学推向了一个由生物学、环境学与社会学相互交叉整合的新水平,人类基因组学的发展,推动了营养基因组学的发展。
他分析和归纳了当前我国营养科学在四个主要领域的工作:营养缺乏和儿童早期营养;营养与慢性疾病;临床营养;营养基因组学。
他强调,要正视我国和发达国家在营养科学发展方面的差距,针对国民健康的需求,应在以下领域重点开展工作:建立全国性的营养检测体系,采集大量人群样本数据,为我国营养健康与慢性疾病研究奠定基础;将基础研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干预研究相结合,开展营养与慢性疾病的重大前瞻性攻关;对营养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作用深入研究;针对中国人群钙、铁、维生素D等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探索解决办法;解决涉及临床病人营养支持的政策与法规、技术、成本和效益;跟踪国际前沿,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关注诸如脂肪等热点问题,提出符合我国人群实际的人体营养素需要量和推荐量;深入开展基于食药同源的植物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包括有效成分、作用机理,功能评价等。
一. 我国营养科学发展及其重要性人类许多疾病的发生与营养不当和缺少运动直接有关, 如肥胖病、糖尿病、冠心病、肿瘤等。
因此系统地研究和了解营养组分与人体及其器官、组织、细胞和各种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将是营养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研究营养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远高于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因此用系统生物学的理念与方法研究营养与机体相互作用的时空变化及其与健康和疾病的相关性是营养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二十一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应当以人类的健康为主要研究方向。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预防医学是我国也是全球医学模式转换的重大课题。
最近十年来,中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就全国而言,营养缺乏性疾病(主要是微量营养素,如铁、钙、锌、维生素A、维生素D、叶酸等的缺乏)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在农村和贫困地区。
除了营养缺乏问题外,中国目前营养结构失衡的问题十分严重。
随着食物结构由“温饱型”向“富裕型”过渡,城市人群对高热量、高脂肪膳食的摄入增加,体力活动减少,导致了肥胖等问题逐年加重,相关的慢性退行性疾病(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患病率也迅速上升。
总体而言,中国居民营养目前同时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结构失衡的双重挑战。
“我国营养师制度应与国际接轨”专题发言中,介绍了国际营养师联盟及营养师职业国际标准,以及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营养师制度。
我国的疾病谱、医疗模式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门诊和住院病人都需要正确有效的医学营养治疗,营养师的工作应遍及医疗保健和民众健康生活的各个层面,但是目前我国没有足够重视营养师的专业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营养师的培养教育体系和注册营养师认证制度方面均存在问题,营养师队伍的数量和专业水平都有待尽快提高。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近年来国家对营养科学在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中的重要作用日益重视,对营养科学研究的投入也有了相应的增加,但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在人口与健康方面的重大需求相比仍严重滞后。
由于我国居民遗传背景和膳食结构与西方不同,国外已有的营养健康数据并不一定适用于我国,针对中国人群的营养健康数据和标准十分缺乏。
国家有关部门应重视和增加营养科学研究的投入力度,尽早建立中国居民营养健康数据库,积累国民健康基础数据。
二. 营养与健康20世纪末叶发布的《巴黎宣言》指出:“好的医生应该是使人不生病,而不是能把病治好的医生”。
“医学不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应该是关于健康的科学”。
只有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首要目的的医学,“才是供得起,因而可持续的医学”,这与中国先哲“上工治未病”的思想恰相吻合。
“治未病”的医学正是“关于健康的科学”。
它要求自然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中药干预和预防各种疾病的优势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同和传播。
提倡、发掘、弘扬中医营养学思想及养生观点,推广日常生活中简便可行的、能维护国民健康的药食两用中药及食疗方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早期儿童营养状况与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儿童营养状况低下造成不可见的潜能损失,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能力和财富,不仅关系个人的幸福与成就,而且关系国家整体人力资源的发展。
人的脑发育和精神发育始于生命的初始,营养素缺乏时脑发育迟缓,早期营养不良对一生的智能发育具有根本意义。
胎内营养不良可以造成低出生体重,以及在宫内发育中发生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蕴藏着成年慢性病发展的风险增高;幼小时期身高不足也会导致成年时冠心病、高血压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增加。
因此科学家们将9~24月龄称为营养保障的“机遇之窗”,在较短时间给予良好营养,投入少,但带来的回报是最高的。
“营养是学生素质教育的物质基础”的专题发言,具体分析了近20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膳食和营养状况。
一方面,城市学生的超重肥胖率增加了3倍,慢性疾病在超重肥胖的儿童中出现。
另一方面,农村学生的膳食营养摄入不足,微量营养素缺乏较为普遍,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寄宿制学生问题更为突出。
教育和健康是人力资本发展的两大基石,营养是物质基础,需要政府重视,多部门合作,还需要进行营养政策立法。
“生命早期的营养与发育、健康和疾病”的发言,介绍了节俭基因型假说、节俭表型假说、以及近年来的DOHaD理论,并指出,这些假说和理论对于营养科学、尤其是对于生命发展早期环境因素如何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代谢性疾病的产生机制提出了崭新的理念和研究方向,并为未来如何实施有效的营养干预提出了全新的观点。
在讨论中认为,早期儿童营养问题应该结合计划生育的优生优育政策,对孕期妇女给予特别关注,加强对婴幼儿营养的干预和指导,从而提高我国人口质量和国民素质。
希望借鉴基因和系统生物学手段,开展孕期母亲的营养对儿童发育关系的研究工作。
三.营养与疾病国内外研究都已证实,环境因素在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改变膳食和生活方式进行干预是目前预防慢性代谢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
在大规模前瞻性的营养流行病学研究中,对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以及调控机理进行系统的研究,为建立适用于中国人群遗传和表型特征的早期诊断生物标记物和有效干预策略奠定基础。
要研究符合中国人遗传和代谢表型特点的营养需求,制定符合中国人群遗传背景和膳食习惯的营养干预策略,发展和建立比传统方法更敏感的用于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记,在临床可逆阶段发现高危群体和个体并进行干预,这对控制慢性代谢性疾病在我国的进一步蔓延意义重大。
重大慢性代谢疾病,如肥胖、二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及老年痴呆症等,其不可逆性的发生发展与营养过剩和代谢紊乱紧密相关。
如何在营养感应信号调控的角度上深入了解代谢疾病发生发展的生物学基础,进而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遏制这些重大慢性疾病的迅猛蔓延,已成为当前营养与健康领域的巨大挑战。
“膳食、营养、生活方式与癌症预防”专题发言,引用了由国际癌症基金会出版的《食物、营养、身体活动和癌症预防》报告所提及的癌症预防10条建议,说明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能预防癌症的发生。
应该通过大型前瞻性研究,研究膳食/营养因素(如,红肉、蔬菜、水果)与癌症发生的量效关系,研究膳食/营养与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研制干预研究–建立能反应癌症风险的生物学标记物。
肿瘤对我国国民健康已构成了严重威胁,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营养缺乏和过剩息息相关。
四、共识和建议通过充分的交流和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一) 现代科学的发展赋予营养科学全新的定义,有机地整合了生命科学、社会学和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而发展营养科学事业的真正意义在于全面提高和促进国民健康与重大疾病防治。
营养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与我国医疗模式关口前移、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国民健康状况全面提升休戚相关。
(二) 发展有我国特色的营养科学,应整合全国营养科学领域的优势力量,将现代生命科学技术与流行病学和传统营养科学相结合,采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以及最近涌现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新兴生命科学技术方法,在分子、细胞、动物和人群多个层面开展研究工作,开展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多中心干预研究,形成人群=>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人群的研究体系,并着重在大型队列研究和干预研究中应用营养代谢组学、生物学标记物等现代科技手段。
(三) 关注国际营养科学领域热点问题,探索营养科学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思路,根据我国实际,提出有创新意义并符合我国国情的重大科学问题。
(四) 作为开展营养科学研究的基础建设,应建立全国性营养监测体系,定期收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和健康方面的信息,形成共享数据库,为科学研究、防病治病服务,同时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富有时效的有说服力的资料。
(五) 重视早期儿童营养与发展,加强儿童和青少年营养问题的预防工作,从推广应用模式、远期效果和经济评价等方面综合考虑,特别关注和解决农村贫困地区的婴幼儿营养问题。
(六) 加强专业营养师队伍的建设,使中国营养师制度与国际标准接轨。
重视临床营养工作及临床营养师的培养,加强临床营养支持的研究,建立健全临床营养相关法规和体制。
(七) 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对营养科学发展的全面支持,制定国民营养改善条例以及其他营养立法,增加国家级科学计划对营养科学研究的可持续性的支撑力度,保障我国营养科学事业的发展,以不断提高中国人民的健康素质。
如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意旨理解健康复?
可以参考一下如下网上摘录: 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生理、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不仅指没有身体疾病和缺陷,还包括良好的人格适应”。
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健康是指机体的生理机能正常、临床检查结果在正常区间、主诉没有异常感觉的状态,可以借身体检查和个人感觉做出判断;心理健康则涉及认知、情感、意志、需要、个性等心理的各个方面,是多纬度多层次的复合感念。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虽有多种表述,但是其共同点是:(1)围绕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的诸方面;(2)重视心理健康的综合表现,如人际适应和生活态度;(3)强调指标的年龄相对性。
但已有标准也存在一些问题:(1)忽视了心理健康的文化相对性。
在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下,健康标准应不同。
(2)标准太高。
如果将一般人的现实表现和健康标准进行对照,大多数人都可能被归于心理不健康的范畴。
(3)没有量化指标,表述模糊,缺乏操作性。
这增加了心理健康界定的主观性,并可能将健康问题和道德问题相混淆。
(4)标准陈旧,缺少反映现代生活方式的指标,如对压力和失败的自我调节能力、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选择和适应能力等。
1健康行为健康行为泛指维持和增进身心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所有行为,健康行为分为3个方面:(1)保证健康的饮食和睡眠等为预防疾病所采取的所有行动;(2)在受伤或身心不适时,主动的求医行为;(3)为恢复健康而采取的治疗或休养行为。
即健康行为不仅包括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而且包括快乐、幸福的家庭生活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学习或强化、示范、社会规范等社会因素,高龄或遗传素质等身体因素,紧张、不安、焦虑、忧郁等情绪因素,疼痛、疲劳等症状知觉,本人和健康专家的健康信念等,而个人的健康信念最关键。
关于健康行为的形成有多种理论解释,这些理论均强调了主体的自我效力感、结果期待、对社会期待的态度和健康信念等认知因素对健康行为的影响,具体来说,包括:(1)对现有状况的患病可能性的认知及疾病危险度的认知;(2)对疾病预防行为有效性的认知及结果期待;(3)对个人行为坚持性的认知(自己效力感);(4)对健康行为的利益和成本的比较认知。
健康维护包括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为了避免疾病和不健康状态的一般健康增进活动,包括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废品及公共卫生管理、职业安全等公共卫生活动及健康习惯的养成等(良好的衣食住行条件、休养、定期的健康检查和健康教育)。
二级预防是指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包括控制疾病的发展、防治传染病的传染等。
三级预防是指巩固治疗效果、预防疾病复发、避免陷入生活不适应等,如为手术后患者提供生活指导和心理服务,对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的生活习惯指导,对轻度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回归训练等。
上述三级预防是一个工作过程的3个阶段,一级预防即通过健康知识普及和健康行为指导,强化健康意识,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生活习惯。
很多慢性疾病,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被称为生活习惯病,均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
为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对成年人反复强化对吸烟、过度饮酒、不良饮食习惯等危害健康行为的认识,在幼儿阶段就应让他们把健康知识观念化、健康行为习惯化。
近年,在健康教育领域的生活技能训练受到普遍重视,生活技能的获得对儿童的健康习惯养成,预防吸烟、饮酒、不健康性行为等健康危险行为很重要。
生活技能包括意志决定、问题解决、创造的思考、目标设定能力、有效的沟通交往能力、自我意识、共感性、情绪调节等具体技能。
2生活习惯疾病日本学者日野原在“健康源于习惯,疾病亦源于习惯”一文中谈到:鸟类不能改变飞行的方式,兽类不能改变爬、跑的方式,但是人类可以改变生活的方式,改变日复一日的生活方式就可以形成新的生活习惯。
新的生活习惯可以由人自主决定,凭着意志和努力坚持新的行为方式就能塑造新的自己,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运动、营养摄取、睡眠”,“安全、事故预防”,“戒烟、避免过度饮酒”,“健康的性行为”等所有涉及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生活行为。
生活习惯疾病指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等全过程均与饮食习惯、运动习惯、休养、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有关,也包括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可以预防的疾病,主要包括癌症、心脏病、脑溢血、糖尿病、肾脏病等。
良好生活习惯养成,与认知、动机、态度、情感、性格、价值观、学习等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故在生活习惯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心理疏导是重要的辅助手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癌症死亡率超过了脑血管疾病位居第一,且呈上升趋势。
癌症的诱发因素很多,关系复杂,除了遗传因素、传染病并发症、社会心理因素以外,还有生活习惯因素。
日本癌症疫学研究会癌预防指导审查委员会归纳出了各种生活行为与癌症发生及预防的关系:吸烟、过度饮酒、食盐过多、运动不足等是癌症的危险因子,蔬菜和水果尤其是黄绿色蔬菜是癌症的预防因子;情绪、心境等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关系早已有记载,古希腊医生盖在《肿瘤论》一书中谈到:黑胆汁质(即忧郁型)的女性易罹患癌症。
从中世纪到近代医学对癌症患者的描述大致为:遭遇重大的生活丧失、悲观、绝望等。
20世纪以后的免疫学研究发现:情绪压抑、意见表达困难、抑郁倾向等者易患癌症。
配偶死亡等重大生活丧失,人际关系淡漠、绝望感与孤独感等是癌症的“催化剂”。
研究证实,心理因素对癌症等疾病一般通过两条路径发生作用,其一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机体免疫系统的路径。
动物实验和对人的血液检查发现:长期的紧张、恐惧和焦虑使体内副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亢进、胸腺萎缩、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淋巴细胞免疫活性降低,导致癌症发病率增加。
其二生活方式路径,吸烟、饮酒、肥胖、性行为过度等生活习惯因子在癌症的诱因中占了3/4。
随着医学的进步,慢性疾病尤其是癌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康复患者越来越多,但手术后的后遗症却难以消除,包括无法治愈的患者,他们往往为了不增加家庭负担和家人的痛苦可以忍受巨大的肉体疼痛,却难以忍受强大的精神痛苦。
为帮助他们重新恢复生活的信心和面对疾病的勇气,激发“斗病意识”,提供精神支持和情感关怀、进行社会复归训练非常重要。
3健康关怀服务与社会支持健康关怀服务是由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和专业机构协作开展的健康服务,其目的是维护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预防、治疗各种疾病,帮助患者重新适应社会生活。
健康服务的内容包括疾病的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看护和护理、社会复归训练、心理诊断、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紧张管理、健康教育和启发活动等。
工作人员主要有医生护士、保健师、药剂师、按摩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家庭护士、营养师等,涉及医疗、看护、护理、社会福利等多个领域,还包括与健康与关的行政部门、管理部门、政策制定部门,是系统性和整合性很强的卫生保健工作。
服务场所和服务对象包括医院、保健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特别护理中心、精神保健中心、儿童心理介护所、学校或企业的保健诊疗机构、家庭保健支援中心等。
在发达国家的健康服务机构内,临床心理学或咨询心理学、健康心理学专业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的工作主要有:病态行为矫正、心理治疗、慢性疾病的心理应对、协助临床治疗的心理咨询等。
社会支持指来自家人、配偶、友人、专家等个人或组织的物质或精神帮助。
关于社会支持体系和健康、寿命的关系的最初研究是美国学者伯克于1979年进行的9年的追踪调查,调查对象4 700人,30~69岁,根据他们社会关系的广度和质量(是否结婚,与家人和朋友的交往密度,有无教会组织,有无归属群体)比较他们的寿命,结果发现:不论性别和年龄,社会关系越广泛则死亡率越低。
研究发现:遭遇重大危机时亲情和友情及社会指导非常重要,地域内的人际氛围和内聚力是居民精神健康的重要支撑。
社会支持系统对不安、忧郁、孤独感、无力感和工作紧张感及各种精神疾病、慢性疾病、癌症等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与幸福感、生存价值、生活质量等有密切关系,尤其对重病患者或严重精神忧郁的患者,社会支持系统本身就是治疗手段,对临床治疗效果有显著促进作用。
在社会关系结构的问卷调查中,绝大多数调查对象都把家人、配偶、朋友放在内圈,可见亲情和友情是重要的社会支持力量。
同样,当个人被诊断患有严重疾病时,对社会关系结构内层的人群产生的压力也最大。
研究发现,癌症患者的家人或主治医生的体贴、照顾与癌症的自然恢复有关,是症状转换的原因之一,但患者的家人在得知亲人的诊断结果以后往往会有极大的精神不安,故被称为“第二患者”。
日本学者问卷调查发现:手术后乳腺癌患者的丈夫和孩子其中4%~10%有莫名的不安、忧郁。
因此,为了控制患者的病情,在欧美国家有针对癌症患者家属的健康介入计划。
在我国虽然对社会支持和疾病治疗的关系有普遍的共识,但家属或遗族的心理痛苦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且有过小估计的倾向。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生育观念的变化,我国部分地区人口已出现负增长,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
对高龄者的身心保健和生活指导及对痴呆性高龄者的生活援助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伴随高龄化,癌症、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生活习惯疾病也呈增加趋势,因此建立有效的健康服务体系是我国健康保健工作的当务之急,尤其是针对癌症等慢性疾病患者的心理疏导、精神支持工作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为了帮助陷入健康危机状态的人群,应设置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医疗保健与心理疏导、综合服务人员与专业医务人员相结合的健康服务体系。
应树立全社会的健康维护观念,帮助人们选择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应尽快构建体系完整、运行畅通的健康服务体系和社会支持系统。
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任务
(一)发展前沿技术,引领医学发展。
把握科技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以生物、信息、材料、工程、纳米等前沿技术发展为先导,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大力推进前沿技术向医学应用的转化,努力在国际医学科技前沿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引领医学科技发展。
发展重点:1.“组学”技术。
发展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表观遗传组、结构基因组等各类组学技术,加快新一代测序技术、高通量样品分析技术、微量样品提取和放大技术、海量数据分析技术等发展,促进组学技术在疾病防控和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2.系统生物学技术。
发展医学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技术,研发高通量生物医学数据分析与文本挖掘技术,建设支持基因组结构变异与疾病致病相关性分析、表观基因组和重大疾病分子分型等研究的大型生物医学数据融合分析平台。
3.纳米医学技术。
研究纳米医学材料、药物靶向传递的纳米载体、纳米生物器件、纳米诊断试剂等核心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展纳米医学产品的生物效应机制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4.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
研究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等干细胞的分化发育技术,以及分离鉴定、扩增、识别、植入人体、免疫排斥等干细胞治疗关键技术;研究组织工程医疗产品构建及保存等再生医学关键技术。
5.医学工程技术。
发展新型电磁功能检测分析技术、高分辨率医学成像技术、分子生物医学诊断技术、医用植入/介入体技术,基于多模态融合影像介导的个体化手术规划、导航、定位技术等,以及将现代科学与传统医学理论结合的中医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等。
(二)重视基础研究,解决科学问题。
以解决人体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关键科学问题为目标,研究和阐明生命过程本质,探索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深入揭示传统医学对生命和疾病认识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内涵,力争在生命活动的生理与病理过程、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及其防治的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为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发展重点: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基础研究。
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精神神经疾病以及免疫性疾病等慢性疾病防、诊、治的基础研究,阐明病因和病情转归规律,研究发病过程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等。
2.传染性疾病的基础研究。
研究传染病流行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疫苗和药物研发的基础科学问题,发展传染病监测、预警、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新策略。
3.个体发育的基础研究。
研究基因表达的时空特异性调控机制,个体发育和再生过程中所发生的细胞分裂、迁移、凋亡等生命现象的机制,发育的时程性调控机制,利用模式生物和动物模型重演与验证个体遗传发育机制,婴幼儿智力发育和体质生理机能发展的分子机制等。
4.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
研究衰老的控制机理及分子调控机制;衰老与代谢异常和生物节律的关系;生殖衰老与更年期综合征的防治的基础研究;衰老与心脏病、肿瘤、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发生的关系。
5.脑科学与认知科学基础研究。
研究脑功能的细胞和分子机理,脑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脑发育、可塑性与人类智力的关系,学习记忆和思维等脑高级认知功能的过程及其神经基础,脑信息表达与脑式信息处理系统,人脑与计算机对话等。
6.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
研究自然环境中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等有害因素对人类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明确相关因素的早期生物效应和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环境相关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等,发展环境相关疾病的预警体系。
7.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的基础研究。
研究生殖及其调控规律;避孕药、导向药物、可生物降解药物缓释系统、抗早早孕药和止孕药等基础研究;免疫避孕的基础研究;出生缺陷的基础研究等。
8.灾害医学的基础研究。
针对地震、台风、洪灾等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放射性污染和武装冲突等人为伤害,开展创伤对机体的作用机制以及机体对外伤的病理生理反应和适应机制研究;灾害引起的精神应激机制及防治基础研究;急救医学技能和设备的基础研究等。
9.中医药的基础研究。
开展藏象、气血、津液、气化等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开展中药道地性和中药药性的科学内涵研究;开展方剂组成、组分、成分、配伍及配比的深化研究,揭示方剂配伍理论的科学内涵;结合临床深化传统经方的基础研究;开展经络基础理论、经络功能相关理论及针灸作用机理的研究;开展中医病证与理法方药的基础研究。
10.其他。
新药创制相关基础研究;营养、肥胖、生活方式等所致疾病的机理和防治研究;医药健康相关新方法、新技术、新概念的基础研究等。
(三)加强预防研究,降低患病风险。
落实“预防为主”的战略方针,综合分析生物、环境、心理、社会、行为等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重点发展疾病的风险评估、早期筛查、预测预警及综合干预技术,加快推进健康测量和健康管理等技术研究,使疾病危险因素的预防控制窗口前移,实现由“治已病”向“治未病”的转变,有效降低疾病的患病风险与发生率。
发展重点:1.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建立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精神神经疾病等重点疾病大型队列和基于社区人群的大型队列,系统监测我国重点疾病发生率和疾病谱的变化情况,探索疾病的病因及流行规律,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2.健康相关危险因素和风险评估研究。
重点研究环境化学污染物健康危害监控和现场检测技术;空气和水污染评价技术;气候变化对健康危害的影响;食品药品安全的现场检测和高通量检测方法;粉尘、放射性物质、毒物、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技术;地方高发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等。
3.疾病筛查与预测预警研究。
重点加强慢病监测预警及管理,遗传易感生物标志物筛选和鉴定等研究,加快发展高通量、快速、灵敏、特异、经济的疾病筛查与预测预警技术,提高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能力。
4.疾病早期干预技术研究。
加强营养、环境、心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高危因素综合干预和新的防治措施研究,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和优化重点疾病三级预防方案,促进有效的防治措施在不同区域的推广和应用。
5.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关键技术研究。
加强出生缺陷防治研究,综合开展孕前、孕产期和婴幼儿期的危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以及早期干预等关键技术研究,优化完善适合中国人群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整体技术方案;加强安全、高效、易用的避孕节育新技术、不孕不育防治新技术等研究,建立计划生育技术评价平台,提高生殖健康水平。
6.健康测量及健康管理技术。
重点发展健康数据采集、个体健康评估、急重和慢性病人监测等技术,开展中国人群健康指标和常用检验指标、整体多维度健康测评、低负荷/动态连续人体参数测量及健康状态辨识与调控技术等研究;加快构建基于个人健康档案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全民健康数据管理系统和个人健康服务平台。
7.亚健康评价与干预研究。
开展我国亚健康人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建立亚健康状态参考诊断标准,进行亚健康分型分类;研究亚健康发生发展规律;综合利用药物疗法及非药物疗法,进行亚健康干预策略研究,防止亚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发展。
(四)突出临床转化,提高诊疗水平。
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疾病、老年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病、血液病、传染病以及口腔、耳鼻喉、眼、皮肤等各科疾病以及罕见病,突出临床医学特点,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诊疗优势,优化临床研究模式,大力推动转化医学发展,开发一批急需突破的临床诊疗关键技术,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形成一批诊疗技术规范,积极推进数字化医疗及建立区域医疗服务协同模式,有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优化医疗服务模式。
发展重点:1.新型诊疗技术研究。
重点开展分子诊断、免疫诊断、影像诊断、生物治疗、微创治疗、介入治疗、物理治疗等新型诊疗技术研究,创新临床诊疗技术方法,提高临床诊疗技术水平。
2.适宜技术研究。
面向农村和社区,研究筛选一批适合基层应用的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卫生、中医、计生和数字化医疗技术,并建立有效的推广应用模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3.规范化诊疗方案研究。
以循证医学研究结果为依据,建立科学评价医疗技术的体系和方法,研究规范化诊疗方案及诊疗路径,为疾病分级分类救治提供科学依据,规范医疗行为,提高诊疗服务水平。
4.个体化诊疗技术研究。
发展个体化诊疗技术,建立重点疾病的分子分型标准,根据个体差异研究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发挥中医个体化诊疗的传统优势,加强方法学研究和临床评价,提高中医辨证论治的能力和水平。
5.数字化医疗技术研究。
以医疗信息标准化为基础,重点发展医疗信息集成与融合、电子病历、临床信息决策支持、个人健康信息管理与监控等技术,加强数据集成、信息集成、知识集成和服务集成,促进不同层级医院的整合服务和区域协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助推医改实施。
6.中医药(民族医药)诊疗技术研究。
加强名老中医和民族医的学术传承、经验整理以及中医(民族医)古籍文献的数字化保藏、文献挖掘;强化中医临床评价体系建设,加强中医(民族医)及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的临床研究,提高诊疗效果;加强中医药(民族医药)临床适宜技术的研究和筛选,促进推广应用。
(五)强化保健康复,服务全民健康。
围绕保健康复需求,重点突破老龄人口保健的健康、养护、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高残疾人及慢性病康复期患者的生存质量,针对公众关注的健康问题开展公众健康普及技术研究,服务于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发展重点:1.老年人保健。
加强老年人群健康状态与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老年重要器官功能维护方法与技术,老年人健康监测及管理,老年人生活照料护理,老年人临终关怀技术支持,老年人适用的康复辅具等研究与推广;发挥中医药优势,开展中医老年医学研究。
2.妇女儿童保健。
开展妇女生殖保健监测研究,以及乳腺癌、宫颈癌、生殖系统感染等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疾病防治技术推广研究,预防和减少妇女常见多发病;加强新生儿窒息、儿童肺炎、腹泻等婴幼儿重症疾病的防治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加强儿童心理健康研究;加强儿童营养缺乏的监测与干预技术研究。
3.残疾人及慢病患者康复。
采用运动、视觉、交流等功能代偿技术提升残疾人康复水平,在加强急性治疗与控制期康复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慢性病恢复期康复治疗能力,中医康复作用机制及适宜技术推广。
4.公众健康普及技术。
系统筛选和整理健康知识和防病技术,重点发展疾病防治普及技术、健康生活数字化传播和普及技术、科学合理用药普及技术等,建立全民健康网站,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实现从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的转变。
(六)关注公共卫生,构筑安全屏障。
加强重大传染病、新发突发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创伤救治水平,完善科技应急机制,提升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医学救援能力,有效应对重大食品安全、职业健康和生物安全等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提高防控和应急能力,构筑起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屏障。
发展重点:1.传染病防控。
重点围绕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开展检测诊断、监测预警、疫苗研发和临床救治等关键技术研究,有效降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的新发感染率和病死率,显著提升重大传染病的应急处置和综合防控能力;同时,开展新发突发传染病、热带病、寄生虫病、手足口病等其他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
2.医学应急救援。
完善医学应急救援链,加强技术储备,建立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处置体系,重视对灾后幸存人员的心理评估和干预研究,提高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处置和创伤救治水平。
3.战创伤救治。
开展军事医学特色的武器损伤防治、战伤救治,野战输血、训练伤防治等研究;开展交通事故伤的救治对策研究;开发新型紧急救治器械。
4.公共卫生安全保障。
针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卫生、环境危害和职业卫生、生物安全、药品安全等问题开展相关研究,有效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降低职业危害,减少药品安全事件发生,保障生物安全。
(七)推动健康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以重大新药、医疗器械、中药现代化为核心,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大健康产业,提高中高端医疗产品的国产化能力,提升产业规模和技术竞争力,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提供产业支撑。
发展重点:1.新药研发。
针对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和培育发展医药产业的需要,突破一批药物创制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研制30个创新药物,改造200个左右药物大品种,完善新药创制与中药现代化技术平台,建设一批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药物创新体系,增强医药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同时,加强药品临床试验研究,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重视孤儿药及婴幼儿用药的开发,满足公众用药需求和保障药品安全。
2.医疗器械研发。
研究临床应用需求量大、应用面广的我国急需紧缺的中高端诊断、治疗类医疗器械;大力推进应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性价比医疗器械的开发,提高智能化程度、技术稳定性和产品可靠性;研发便于操作使用的适于家庭或个人自我保健、功能康复和替代的医疗器械产品;结合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现场救援需求,研发应急救援装备。
3.中药现代化。
围绕中药资源、质量控制、药效评价、安全性评价与不良反应监测、新型制剂、临床疗效评价、生产过程控制等环节进行关键技术研究;进行GAP种植基地技术优化升级及规模化推广,开展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培育研究和替代品研究,加强新型中药饮片研究以及中药新剂型和新工艺的研究,确保中药可持续发展;开展疗效确切的传统及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重点加强疗效确切、作用机理相对明确的现代中药研发等。
4.新型健康产品开发。
加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和以中医养生保健理论及诊疗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健康产品的研究,为公众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一批健康产品。
(八)完善条件平台,支撑医学发展。
根据医学科技发展需要,系统加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优化集成医学领域的科技资源,打造布局合理并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床/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医学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临床协同研究网络等科技支撑体系,建立完善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全过程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医学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实现我国医学研究资源的大尺度整合集成,推动医学科技快速发展,为催生医学科技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奠定基础。
发展重点:1.新型医学研究中心。
依托优势医院建设一批临床/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强化临床医学研究,促进基础医学与临床研究的双向交流与互动,加快前沿技术和基础医学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提高诊疗技术水平;依托科研机构及大学建设一批医学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包括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环境健康研究中心等,促进交叉学科发展,为我国的医学科技事业的长远发展与重点突破提供支撑。
2.临床协同研究网络。
进一步加大我国医学研究资源的整合力度,依托临床研究基地,打造一批跨学科、跨地域的专科临床协同研究网络体系,集中优势力量,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研究流程,建立形成重大疾病防治研究的新型协同攻关和持续推进机制;通过临床协同研究网络体系,系统建设临床样本资源库、疾病注册登记共享平台,以及临床研究数据资源和知识管理中心,加强医学资源和诊治信息的集成、整合、共享、挖掘和分析,建立从疾病发生、发展、诊治、转归到预后的具有我国特色的疾病防治研究资源库群,实现医学研究资源大尺度的整合;注重加强医学伦理和循证医学研究平台和能力建设。
3.大型队列研究基地。
重点加强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预防医学研究基地建设,做好整体布局和系统设计,建设具有资源化、精细化、组学化、标准化、系统化、信息化和一体化等特征的可持续研究的国家大型队列,建设配套的信息数据库和共享平台,并形成长效运行机制。
4.医学科技信息和战略研究平台。
整合医学科技及生命科学领域的信息资源,加强医学科技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强化医学科技信息的加工处理、深入分析和信息产品推送能力,为推动医学科技的创新发展提供信息支撑;加强医学科技战略研究和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鼓励医学科技领域战略研究和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工作的开展及研究机构的建立,建立战略研究和卫生政策研究专家库,前瞻性把握医学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提高医学领域宏观战略规划和系统设计能力以及科学决策与高效管理的能力。
5.医学实验动物平台。
系统建立丰富的实验动物品系资源和实验动物基因突变体库;加快发展重大疾病的实验哺乳动物模型,满足疾病机制、药物筛选、临床治疗研究等需要;建立起国内模型动物的保种基地,实现实验动物和模型动物的保种及规模化供应。